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孟子·告子下》篇"人恒过,然后能改"之"恒"当读为"极",是说人困于过,为过所困,才能改正错误;《离娄上》篇"思诚者,人之道也"之"思"当读为"使",是"做到"的意思,而不应该训为思想或追求;《尽心下》篇"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当作"仁也者,人也;义也者,路也:合而言之,道也","人也"下脱去"义也者,路也"5字。

  • 标签: 孟子 人恒过 思诚 脱简
  • 简介:《周易》一书的性质,始终存在着争议。论文通过对《乾》、《坤》两卦卦爻辞的考释,说明《乾》卦的主旨,就是主张刚健而不争;《坤》卦的主旨,就是主张柔顺而不失为正。否认其有系统的逻辑,或者只强调其强健或柔顺的一面,都是不正确的。《乾》《坤》两卦尽管有“贞”“无咎”“古”“利”等所谓“筮辞”,但经过周文王父子的“作”“演”之後,其内涵已发生了质的巨变,由占筮语言变成了哲学语言。从《周易》其它六十二卦的情况来看,也能得出与《乾》《坤》两卦一样的结论。所以,只要解决了训诂问题,读懂了《周易》的卦爻辞,就知道《周易》本经是哲理之书而绝非卜筮之书.

  • 标签: 周易 卦爻辞 方法论 乾坤
  • 简介:“芮鞫之即”,毛《传》:“芮,水压也。鞫,究也。”郑《笺》:“芮之言内也。水之内日噢,水之外曰鞫。公刘居豳既安,军旅之役止,士卒乃安,亦就涧水之内外而居,修田事也。”孔《疏》:“令此士卒于彼芮鞫之就也。芮,水内也。鞫,水外也。谓止其在官之役,使就水营田也。”

  • 标签: 公刘 毛《传》 郑《笺》
  • 简介:“其军三单”,毛《传》:“三单,相袭也。”郑《笺》:“大国之制三军,以其余卒为羡。今公刘迁于豳,民始从之,丁夫适满三军之数.单者,无羡卒也。”孔《疏》引王肃云:“三单相袭止居,则妇女在内,老弱次之,强壮在外,言自有备也。”

  • 标签: 公刘 毛《传》 郑《笺》
  • 简介:“乃觏于京”,毛《传》:“观,见也。”郑《笺》:“乃见其可居者於京。”①高亨亦云:“观,见到。”②余培林说同③。

  • 标签: 公刘 毛《传》 郑《笺》 高亨
  • 简介:“逎积逎仓”,毛《传》:“言民事时和,国有积仓也。”郑《笺》:“乃有积委及仓也。”孔《疏》:“乃有委积,乃有!羽仓,言其有谷食之资。”①都是以两“乃”字为顺承连词,以“积”与“仓”为同义。《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 标签: 公刘 毛《传》 郑《笺》 “乃”
  • 简介:“逎埸逎疆”,毛《传》:“言修其疆埸也。”郑《笺》:“合国乃有疆埸也。”孔《疏》:“公刘之在邰国,乃有畛埸,乃有疆界,言其有田畴之业”,“谓民各有地,言修其疆埸,谓民修之。”①以“埸”为动词,是修整田界之意。

  • 标签: 公刘 毛《传》 郑《笺》
  • 简介:《诗.大雅.公刘》是一篇着名的先周史诗,研究周人历史者都很注意。但由於时代久远,该篇有一些句子颇为难解,有一些似乎不成问题的地方细究起来问题也挺多。笔者机缘巧合,对《诗。大雅.公刘》篇做了一些探索。今不嫌浅陋,将其主要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大家批评。

  • 标签: 公刘 史诗 巧合
  • 简介:上博楚竹书所谓的《子道饿》篇当称之为《鲁司寇寄吉游於逡楚》。此篇记载的主要是子游之事,与孔子无涉。筒文所谓“鲁司寇寄言游於逡楚”,子游辞行“至宋、卫之间”遇险,当是子湘为孔子“庐墓三年”以後之事。这是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过的新莉载。以此与《荀子。非十二子》篇互参,可知子游在孔门中的地位,速胜於子夏、子张之辈。上承孔子,下启思、孟的,不是颜、曾,而是子游。

  • 标签: 上博楚竹书(八) 子游 鲁司寇 子思学派
  • 简介:我很少给人写序,迄今为止,只给吕绍纲先生写过一篇。我上过吕先生的《周易》课,他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文选》,嘱我写序,师命难违,我只好硬着头皮上,写得实在艰难。现在,刘彬副教授又要我写序,我本想一推了之,但实在说不出口。一是因为刘彬副教授在清华跟我做过二年的博士后,其工作的结晶就是此书——《帛书(要)篇校释》,许多问题我在课堂上、在课后都跟他有过交流、有过讨论。向读者推荐、介绍此书,我确实比别人更有发言权。

  • 标签: 校释 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易》 哲学精神
  • 简介:1950年至2005年的50多年来,大陆学者在海内外至少新出了苟学专著101部。不过,有学术价值的不超过31部。1990年代至2005年大陆萄学专题博士学位论文至少有25篇。1999-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至少有46篇。1950-2005年中国大陆发表的苟学研究专题论文至少有1177篇。其中包遵信、王杰、郭志坤、刘周堂、廖名春、杨太辛、方尔加、李中生、惠吉星、韩德民、王天海、张涅、张奇伟等人苟学论文多而自成系列,值得重视。论文从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苟学研究的概况作了综述。认为这50年来大陆尽管出版了40多部《荀子》的注释、注译著作,但仍没有一部能与王先谦《荀子集解》比肩的注本。今天,深入研究《荀子》,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超过《荀子集解》的《荀子》新注。

  • 标签: 荀子研究 文献整理 赵文化
  • 简介:结合帛书本和今本经、传,探讨了楚简遯卦六二爻辞文字的隶定、句子的断句、文义的释读,在综合诸家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对本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楚简 周易 遯卦 考释
  • 简介:本文以郭店楚简篇与帛书篇的文和文相互对勘,对其尚未解决的7个疑难问题进行了系统考释,得出了崭新的结论,对于读通简、帛篇,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具有基础研究意义.

  • 标签: 楚简 《五行》 儒家 哲学思想 校释 帛书
  • 简介:<正>一、叙论宋玉流传下来的作品,散体赋占其绝大部分。这些散体赋,其来源有二:《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出自萧统《昭明文选》所载;《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出自无名氏《古文苑》所载。这些作品是否为宋玉所作,到底成于何时,从清代至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崔述、陆侃如、郑振铎、刘大白、游国恩等都认为这些赋非宋玉自作,系后人伪托。而张惠言、胡念贻等认为《文选》所出之《风赋》四篇为宋玉作,而《古文

  • 标签: 合韵 韵类 散体赋 韵字 《笛赋》 时代考
  • 简介:<正>1992年5月出版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发表了帛书《系辞》的照片及其陈松长先生的释文。针对释文的一些问题,我撰写了《帛书<系辞>释文校补》一文,参加了1992年8月底在长沙举行的“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后来,又读到《周易研究》1992年第4期上刊布的黄沛荣先生的大作《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及其所附释文。黄先生的释文较陈先生之作,有许多进步,可谓“后出转精”。但细察照片,觉得仍还存在许多尚待改正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汉墓 系辞 银雀山汉墓竹简 说文 国际学术讨论会
  • 简介:引言自先秦以来,《乾》、《坤》两卦就被称为“《易》之门户”,①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因此,历代易学家解《易》,无不极其重视《乾》、《坤》两卦,在《乾》、《坤》两卦卦爻辞上所下功夫也就最深。尽管如此,“《易》无达占”,《周易》的《乾》、...

  • 标签: 《周易》本经 帛书易传 卦爻辞 帛书《易经》 “大”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