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处境新近的《人民日报》刊载了韩少功《人机相较,价值观是优势》一文,就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创作的新处境发表了看法。韩少功说,人工智能在弈棋、翻译等领域已经有优异的表现。未来,人类大量的智力劳动都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将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也必将对社会政治经济带来深远影响。那么,对于文学来说,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意味着什么?

  • 标签: 人工智能 笔记 《人民日报》 文学创作 智力劳动 失业人口
  • 简介:郑永年的《通往大国之路》一书谈到南海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南海不仅仅是主权的问题,更是中国的生命线。一旦失去南海,中国的海洋地缘优势可能不再存在,会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 标签: 生命线 中国 南海 地缘优势 内陆国家
  • 简介:近期作家韩少功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革命后记》一书,从《革命后记》的字里行间,不难品读出韩少功的理论抱负。这部新作在对情绪化、非左即右的舆论执念保持必要警惕的同时,重绘思想地图,并以此为据来为那段晦暗不明的历史寻求新的观念定位。书中有一长篇对话,主要谈论权力约束问题,纵横于历史、当下,寓意良深。

  • 标签: 权力约束 牛津大学出版社 道德 制度 观念定位 约束问题
  • 简介:儒家作为一种精神性的人文主义,在世界文明对话中具有何种价值呢?新近一期的《人民论坛》刊载了杜维明的文章,对这一论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杜维职说,他曾接受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邀请,参加了“文明对话年”活动的“名人团”,探索文明对话的原则。他当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儒家的恕道应该是文明对话的基础。著名的天主神学家孔汉思先生,提出基督教的金科玉律“己所欲,施于人”:好东西应该和别人分享,要把福音传播给其他人。当时杜维明跟孔汉思沟通说:“福音这个观念我是可以认同的,但是它可能异化成为一种抽象的普世主义,

  • 标签: 文明对话 儒家 恕道 《人民论坛》 人文主义 普世主义
  • 简介:学界对韩少功的研究偏向于具体的作品,整体论述较少。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缺失。文章侧重对韩少功的小说、散文进行整体性论述,主要涉及创作阶段、作品内涵、艺术特征等方面。论者希图通过此一叙述,能对韩少功的创作有一个较为宏观的把握。

  • 标签: 韩少功 小说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