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日益加快,互联网深刻变革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行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去更便捷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媒体宣传变得更加高效,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标志的媒体改革正全面展开。对于偏远地区的媒体来说更是迎来了重大机遇及挑战,如何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找到发展融合的平衡点,是媒体融合过程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本文客观的分析了偏远地区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 标签: 偏远地区 新旧媒体 融合 策略
  • 简介:摘要:电力物资的质量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有效地防范电力物资质量管理风险是电力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针对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的关键业务,采用风险管理方法识别并分析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促进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提升。

  • 标签: 质量控制 风险点 电力物资
  • 简介:摘要:城市给排水工程作为提供生活用水和处理生活废水的重要工程,关系到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城市环境的舒适性。为使城市获得更好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充分保障,要加强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人们用水安全。文章阐述了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控的意义,分析了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市政给排水 施工质量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许多新兴教学法被应用在各学科中,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为了增强体质,目前国家和教育者们也越来越重视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们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发展自己的身体机能,培养自己的体育素养。因此,在体育短跑教学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的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应用游戏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游戏教学法应用的措施。

  • 标签: 小学体育 短跑教学 游戏教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围绕创新、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特征,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基于现代智慧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的运作体系变革,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完善各级组织工作职责,形成“一体平台运行、全链业务贯通、多维组织协同、优质服务保障”的运作模式,深化协同联动、融合共享、智慧驱动、风险防控等运行机制建设。物资供应工作就是在这运行机制的统一规划下,及时保质保量地供应企业所需的各项物资,组织好物资的采购、运输、检验入库、控制合理的库存储量,减少物资的积压,组织好物资的发放和保管等工作。

  • 标签: 电网工程 现场物资管理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Dolenc入路手术夹闭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及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经Dolenc入路手术夹闭的27例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术中26例动脉瘤夹闭顺利,1例改行包裹术。术前3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术后2例好转、1例无变化;术后新发4例动眼神经麻痹,经保守治疗后2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1例无变化;术后2例发生基底节局灶性脑梗死,1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26例患者术后2周内DSA或CT血管成像复查均提示动脉瘤完全夹毕、无残留。术后9~12个月内随访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20例、4分3例、3分2例、2分1例、死亡1例,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经Dolenc入路可通过硬膜外磨除前床突而获得良好的操作空间,充分暴露近端载瘤动脉,从而安全有效地手术夹闭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

  • 标签: Dolenc入路 部分复杂性后交通动脉瘤 前床突
  • 简介:摘要: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大坝修建、占地、场地开挖、河道引水及其他施工行为,对水电站涉及区域的河流水文特性、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造成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型水电站的环保技术监督管理展开介绍,文章中首先介绍了水电建设现状,然后介绍了各类型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最后介绍了中小型水电站的环保技术监督管理的思路研究。

  • 标签: 水电站 电站建设 环境保护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病例数据,获得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的特点和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所做的209例CEA手术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的特点,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并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男性多于女性患者(177∶32),脑梗死是最多的临床表现(68.42%),高血压是最多的合并症(68.42%)。围手术期出现高灌注者9例、卒中5例,其中脑出血3例。高灌注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比例高(8/9),脑出血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高(2/3),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3.861,P=0.029),合并高脂血症是围手术期高灌注的危险因素(OR=17.397,P=0.001)、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333,P=0.007),也是围手术期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000,P=0.002),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围手术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51.000,P=0.043)。结论CEA围手术期高灌注是出现最多的脑血管事件,脑出血是最严重的脑血管事件,高脂血症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高灌注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更高的围手术期脑出血风险。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围手术期 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心理复原力是高中生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要运用的重要心理资本。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进行为期 6周的积极心理团体干预,探究了积极心理团体干预对高中生心理复原力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理复原力水平显著身高,而对照组的心理复原力水平显著下降;前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复原力没有显著差异,后测中,实验组的心理复原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积极心理团体干预可有效提升高中学 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

  • 标签: 高中生 心理复原力 积极心理团体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11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 272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5例、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352例、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332例、陕西省人民医院23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2例、延安大学附属咸阳医院138例、宝鸡市人民医院137例、汉中市中心医院125例、宝鸡市中心医院95例、安康市中心医院72例、榆林市第二医院51例)行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87例,女1 385例;年龄为(48±12)岁,年龄范围为12~86岁。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及住院情况。(2)随访及并发症情况。(3)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4)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10~12 mm、≥13 m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5)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分析。(6)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肿瘤性息肉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估。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状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多样本秩和检验。剔除CEA、CA19-9缺失数据后进行发生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多样本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后,应用R 3.6.0 version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1)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及住院情况:2 272例患者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19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43例、胆囊癌根治术28例、腹腔镜保胆取息肉术2例,术中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1 050例。2 272例患者中,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非肿瘤性息肉1 953例(胆固醇性息肉1 681例、炎症性息肉272例);肿瘤性息肉319例,其中良性息肉274例(腺瘤93例、腺肌瘤66例、腺瘤样增生81例、腺瘤合并上皮内瘤变34例),恶性息肉45例(腺癌43例、腺鳞癌1例、肉瘤样癌1例)。2 27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3 d(1~27 d)。(2)随访及并发症情况:2 272例患者中,1 9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5~6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0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短期并发症患者180例,发生长期并发症患者170例。(3)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1 953例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年龄(≤50岁、>50岁),第一次发现息肉至手术时间(<1年、1~3年、>3年且≤5年、>5年),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多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1~6 mm、7~9 mm、10~12 mm、≥13 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带蒂、宽基底),术前B超检查息肉形态(结节状、乳头状、球状、桑葚状),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有、无),术后病理学检查息肉直径(1~6 mm、7~9 mm、10~12 mm、≥13 mm),术后病理学检查胆囊壁厚度(≤4 mm、>4 mm)分别为1 118、835例,1 027、422、230、274例,2.0 mg/L(0.2~8.6 mg/L),14.5 U/mL(2.6~116.4 U/mL),10.5 U/mL(1.2~58.7 U/mL),658、1 295例,674、741、413、125例,1 389、564例,407、1 119、292、135例,832、1 121例,698、774、385、96例,1 719、234例;319例肿瘤性息肉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60、159例,204、55、26、34例,2.9 mg/L(0.2~28.8 mg/L),19.7 U/mL(3.5~437.1 U/mL),15.0 U/mL(1.0~945.0 U/mL),203、116例,49、59、100、111例,154、165例,92、153、49、25例,218、101例,53、85、90、91例,263、56例;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99,Z=-3.668,-2.407,-3.023,-3.403, χ2=104.474,Z=-13.367, χ2=65.676,12.622,73.075,Z=-11.874, χ2=7.649,P<0.05)。(4)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10~12 mm、≥13 m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2 272例患者中,剔除合并胆囊结石311例后,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 706例,直径为10~12 mm 459例,直径为≥13 mm 205例。706例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患者第一次发现息肉至手术时间(<1年、1~3年、>3年且≤5年、>5年),CEA,CA19-9,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多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带蒂、宽基底),术前B超检查息肉形态(结节状、乳头状、球状、桑葚状),术前B超检查息肉回声强度(略强、中等、弱),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有、无),息肉病理学类型(非肿瘤性息肉、良性息肉、恶性息肉)分别为291、170、107、138例,2.2 mg/L(0.5~8.6 mg/L),21.0 U/mL(2.8~116.4 U/mL),207、499例,620、86例,118、463、75、50例,252、410、44例,379、327例,657、49、0例;459例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67、85、43、64例,1.6 mg/L(0.4~9.3 mg/L),10.4 U/mL(3.3~354.0 U/mL),205、254例,237、222例,158、223、51、27例,222、213、24例,263、196例,373、79、7例;205例胆囊息肉直径≥13 mm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8、38、20、19例,2.1 mg/L(0.6~28.8 mg/L),10.2 U/mL(3.6~307.0 U/mL),120、85例,75、130例,68、97、22、18例,98、95、12例,148、57例,113、71、21例;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10~12 mm、≥13 mm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2,8.093,39.504,66.971,277.043,60.945,19.672,22.340,197.854,P<0.05)。(5)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分析:459例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中,非肿瘤性息肉373例,肿瘤性息肉8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CA19-9、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是影响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相关因素(χ2=10.342,5.616,20.009,Z=-4.352, χ2=6.20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5.0 mg/L、CA19-9>39.0 U/mL、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为11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为宽基底是影响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8.423,0.082,0.337,3.694,2.318,95%可信区间为1.547~45.843,0.015~0.443,0.198~0.575,1.987~6.866,1.372~3.916,P<0.05)。(6)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肿瘤性息肉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估:将CEA、CA19-9、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导入R 3.6.0 version软件建立肿瘤性息肉列线图预测模型,其结果显示:CEA>5.0 mg/L,CA19-9>39.0 U/mL,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为10 mm、息肉直径为11 mm、息肉直径为12 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为宽基底列线图评分分别为25、27、100、0、26、72、98分;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768。列线图预测结果显示:直径为10、11、12 mm胆囊息肉,多发、带蒂、CEA≤5.0 mg/L和CA19-9≤39.0 U/mL的患者,肿瘤性息肉发生率分别为0、6%、10%;直径为10、11、12 mm胆囊息肉,单发、宽基底息肉患者,肿瘤性息肉发生率分别为43%、53%、70%。校准图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肿瘤性息肉的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较为一致。结论CEA>5.0 mg/L、CA19-9>39.0 U/mL、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为11 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为宽基底是影响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直径为10、11、12 mm,单发和宽基底胆囊息肉患者,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 标签: 胆道良性疾病 胆囊息肉 肿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 手术 影响因素 列线图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介绍了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产生的背景,说明了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阐述了进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提供了实行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建议,希望对加强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有启发的作用。

  • 标签: 电力安全 监督标准化 管理
  • 简介:摘要: 高中的生物科目,是将高中生实验能力做出培养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当前绝大多数的高中学校师资、实验设施、实验材料过于落后,造成实验课程的开展缺乏效率,造成高中生丧失实验能力。因此,教师只有正视当前生物实验的现状,才能够不断改进、创新实验技术,实现生物实验课程的高效开展。

  • 标签: 高中 生物实验 实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核磁共振及 CT 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的 62 例 急性颅脑损伤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所使用诊断方法的不同,将 62 例患者分为 2 组。采取 CT 检查的 31 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 核磁共振 检查的 31 例患者为实验组。观察并比较 2 组的检查结果。 结果: 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与 CT 检查 相比, 核磁共振 对 急性颅脑损伤 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CT检查 急性颅脑损伤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9—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5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范围为36~86岁。所有患者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资料。(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51例患者中,新冠肺炎普通型21例,重型19例,危重型11例。31例伴有≥1种慢性疾病史,20例无慢性疾病史;13例有饮酒史,38例无饮酒史;7例有肝炎病史,44例无肝炎病史;入院时5例存在感染性休克,5例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1例无休克和SIRS。51例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4±3)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3±5)d、体温为36.5 ℃(36.0~38.1 ℃)、心率为82次/min(50~133次/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12~40次/min)。51例患者入院24 h内白细胞计数为6.3×109/L(2.2×109/L~21.7×109/L)、肌酐为75 μmol/L(44~342 μmol/L),B型钠尿肽为214 ng/L(5~32 407 ng/L)。(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51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1 U/L(7~42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9 U/L(15~783 U/L),γ-谷氨酰转移酶为36 U/L(13~936 U/L),碱性磷酸酶为76 U/L(41~321 U/L),直接胆红素为4.9 μmol/L(2.6~14.3 μmol/L),间接胆红素为5.8 μmol/L(2.6~23.9 μmol/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7.2 s(30.9~77.1 s),凝血酶原时间为13.9 s(12.5~26.7 s);51例患者上述指标异常比例分别为47.1%(24/51)、47.1%(24/51)、35.3%(18/51)、13.7%(7/51)、7.8%(4/51)、2.0%(1/51)、21.6%(11/51)、19.6%(10/51)。51例患者中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发生肝功能损害分别为10、9、10例。51例患者中22例肝功能正常(其中1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9例肝功能异常(其中9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0.000,95%可信区间为1.050~95.231,P<0.05)。结论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增加。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功能 肝功能损害 临床分型 呼吸衰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即CD4+CXCR5+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程序死亡因子1(PD-1)在结核病发病中的机制,探讨Tfh细胞和PD-1在结核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及PD-1在结核病治疗周期中的变化趋势。结果治疗前,肺结核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CD4+T细胞比例为3.37%±0.4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21%±0.47%(P<0.01)和治疗后的2.39%±0.38%(P<0.01)。治疗前,肺结核组外周血CD4+CXCR5+PD-1+T细胞/Tfh细胞比例为25.33%±10.0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42%±2.31%(P<0.01)和治疗后的11.35%±2.65%(P<0.01)。治疗后,痰涂片转阴组与痰涂片未转阴组中的Tfh细胞及PD-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的Tfh细胞及PD-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在药物治疗后,两者水平均降低。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痰涂片转阴组和未转阴组开始呈现显著差异。在肺结核病程中,监测Tfh细胞和PD-1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对结核进行诊断,并对其治疗和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滤泡辅助性T细胞 程序性死亡因子1 肺结核 免疫学机制 诊疗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36例(烟雾病组),以及同期体检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2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简易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试、前瞻性记忆(PM)测试(中文版剑桥PM测试量表)、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Stroop测试、连线测试A(TMT-A)测试、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及视听觉注意力持续操作测试 (简称CPT测验)。所测项目≥3项异常时,诊断为认知功能障碍。根据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铃木分期,将烟雾病患者分为右侧大脑半球的铃木分期>左侧组(简称右侧>左侧组)9例和左侧大脑半球的铃木分期≥右侧组(简称左侧≥右侧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36例患者中,10例(28%)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烟雾病组存在智商、PM、语言流畅性、注意力、回顾性记忆(延迟记忆)及执行功能等广泛的认知功能低下(均P<0.05)。对智商进行变量控制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基于时间的PM(TBPM)[分别为(12.4±2.8)分、(9.4±3.9)分]、PM总分[分别为(26.5 ± 3.9)分、(21.4±6.5)分]及RBANS测试中的注意力得分[分别为(108.6 ± 9.2)分、(95.6±15.0)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BANS测试中的回顾性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7 ± 9.9)分、(82.5±14.4)分,P>0.05]。与右侧>左侧组比较,左侧≥右侧组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木块量表评分低,Stroop测试中单字识别和双色识别耗时长,CPT测试中的视觉遗漏数多、视觉反应时间长,TMT-A中连线时间长、判断正误正确的总数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成人烟雾病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下降,其中记忆功能和注意力受损明显;左侧大脑半球受损更易引发认知障碍。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认知障碍 成年人 铃木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6家医疗中心收治的401例行意向性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53例(38.2%),女性248例(61.8%),年龄(62.0±10.5)岁(范围:30~88岁)。53例(22.2%)患者术前伴有黄疸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意向性根治性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R0或R1切除。采用X-tile软件以不同淋巴结清扫数目作为截断值,分组进行统计检验,分析不同截断值与预后的关系,寻找最佳截断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401例胆囊癌患者中,135例(33.6%)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N1期98例(24.4%),N2期37例(9.2%)。共清扫2 794枚淋巴结,每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M(QR)]为6(5)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0(1)枚,阳性淋巴结比例为0(0.20)。X-til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数目12枚和15枚为两个界值,据此将全部患者按淋巴结清扫数目分为1~11枚、12~15枚、≥16枚三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2%、74.5%、12.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胆囊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不同T分期分析结果显示,T1b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1~7枚组患者预后优于≥8枚组(χ2=4.610,P<0.05);T2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7枚组患者预后优于1~6枚组(χ2=4.287,P<0.05);T3+T4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12~15枚组患者预后优于1~11枚组(χ2=5.007,P<0.05)及≥16枚组(χ2=10.158,P<0.01)。结论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T1b期患者推荐清扫<8枚淋巴结;T2期患者清扫>6枚淋巴结能改善患者预后;T3期以上患者推荐清扫12~15枚淋巴结,清扫≥16枚淋巴结不能改善预后。

  • 标签: 胆囊肿瘤 淋巴转移 淋巴结清扫数目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建立有效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6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89例,女性71例;年龄(57.41±10.35)岁,年龄范围29~81岁。观察指标:(1)患者随访的结果,术后生存情况;(2)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3)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常规随访,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CA19-9、上腹部B超、CT或MRI检查。随后每3~6个月随访1次。观察终点为术后总体生存时间,即为手术日期到随访截止日期,或因肿瘤复发及转移致死亡的日期。随访截至2019年8月1日。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纳入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将160例患者按7∶3的比例分为模型组(n=112)及验证组(n=48),模型组用于生存列线图的建立,验证组用于其预测能力的评估,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列线图模型对ICC患者术后生存预测的准确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160例ICC术后患者,随访期间死亡100例,死亡原因均为肿瘤复发转移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60例,生存时间20个月(2~111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3%、30.0%、1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肝内胆管结石、肿瘤数目、肝脏切除范围、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细胞类型、肿瘤直径、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卫星灶及切缘状态是I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HR=1.78,1.97,2.91,1.89,3.06,2.86,2.07,1.94,2.24,1.95,2.68,2.00,95%CI:1.12~2.85,1.22~3.16,1.85~4.56,1.26~2.85,1.38~6.82,1.31~6.25,1.37~3.14,1.07~3.51,1.24~4.06,1.26~3.01,1.28~5.60,1.11~3.5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内胆管结石、肿瘤数目、肝脏切除范围、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及肿瘤细胞类型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7,2.37,2.06,5.52,5.72,95%CI:1.39~4.38,1.44~3.91,1.25~3.40,1.24~24.49,2.31~14.17,P<0.05)。列线图的建立基于5个独立危险因素,模型组的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的C-index值为0.71 (95%CI:0.64~0.79),验证组C-index值为0.71(95%CI:0.61~0.81)。结论基于肝内胆管结石、肿瘤数目、肝脏切除范围、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细胞类型等影响I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 标签: 胆管肿瘤 预后 列线图 肝内胆管癌 生存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