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的原理及优势,并且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应用双源CT技术中的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理、优势及其临床特点。结果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很高,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结论双源CT明显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在不需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完成心脏成像,提供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和心脏图像,提高了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其双能技术可根据不同组织对X线的衰减特性,获得组织特性图以及碘剂分布图,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并有望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其双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大量临床验证。

  • 标签: 双源CT 原理及其优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齿缺损患者行种植修复及残根保存修复两种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牙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60例行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患者为甲组,60例行种植修复的患者为乙组,经过一段时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牙齿修复的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成功率比较,p>0.05,说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齿残根修复保存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残根修复有利于改善患者咀嚼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齿缺损 残根保存修复 种植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双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双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双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双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人工种植牙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因其美观、舒适,固位效果稳固,使患者的咀嚼效率恢复到接近天然牙的程度,逐渐被牙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11年6月以来,采用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究的CDIC螺旋状种植体,对63例患者前牙缺失进行的112枚种植体植入并修复,种植后随访3年以上效果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种植牙技术,缺失修复,临床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应用录像反馈式练习法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来科教部培训中心进行护理技能培训 154 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培训方法将 154 例医护人员进行分组,实验组( n=77 )与对照组( n=77 ),采用传统方法练习 77 例医护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录像反馈式练习 77 例医护人员为实验组,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医护人员考核成绩、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分。 结果 :实验组医护人员 心肺复苏、电除颤、静脉输液 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医护人员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应用录像反馈式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临床操作技能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综合能力,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 技能培训 录像反馈式练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妇产及下肢手术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手术患者并分成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平面、肌松均满意,更加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单纯硬膜外麻醉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们采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一期修复12例,二期修复4例。手掌背侧7例,虎口部7例,手指背侧2例。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9.5 cm×6.0 cm。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16例皮瓣均存活,其中15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拆除缝线积极处理,经加强换药最终存活。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质地良好,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受区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相对简便,可修复手部远端创面,同时降低骨间后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减少供区损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损伤 骨间后动脉 旋转点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肝外胆管癌是一种少见但恶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其诊断的难点在于如何与良性胆管疾病鉴别。目前肝外胆管癌的传统诊断试验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不高,最新研究显示胆汁循环肿瘤DNA(ctDNA)的测定可明显提高胆管狭窄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针对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靶向药物艾伏尼布(ivosidenib),以及针对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靶向药物英菲格拉替尼(infigratinib)和培米替尼(pemigatinib)用于治疗有相关适应证的胆管癌患者,未来胆汁ctDNA测定可能有助于为胆管癌患者定制更个性化的靶向治疗。

  • 标签: 肝外胆管癌 胆管狭窄 液体活检 胆汁ct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康复运动操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40位临床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康复护理指导,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帕金森运动操,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改良 Barthel指数量表的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训练综合帕金森康复运动操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地促进了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建议将康复运动操在帕金森患者中进行。

  • 标签: 康复运动操 帕金森患者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冰刺激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具有显著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了济南市某康复医院里进行治疗的50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进行常规康复加冰刺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比较之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受冰刺激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刺激对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冰刺激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通过20例因牙周炎导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采取牙周联合治疗及正畸复位,并对患牙牙周,牙槽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6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得到矫正,达到正常牙合。结论对牙周病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牙周,正畸综合治疗,不仅矫治了错牙合畸形而且改善了牙周健康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疼痛 临床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sIL-2R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2012年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6例喉部肿瘤患者的空腹血清标本,以18例健康成人的空腹血清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sIL-2R的水平,观察其与喉癌的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喉癌患者组显著高于与健康对照组、喉部良性肿瘤组p<0.01。健康对照组与喉部良性肿瘤组还不能认为有差别p>0.05。结论血清中sIL-2R含量检测有利于喉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喉癌 sIL-2R ELISA
  • 作者: 田学涛 张凯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2-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0期
  • 机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保兴镇卫生院836000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患者60例,为进一步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展开护理干预,乙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患者,同时乙组患者对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的改善有积极临床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系统性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等速肌力训练。结果:康复训练后,实验组Lysholm评分、屈伸肌比(H/Q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等速肌力训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并分为观察组(给予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和对照组(给予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更佳,疗效较好,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可提升其整体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恢复状态,提升其术后3-5年的生存几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救方法及临床疗效,为切实提高临床急救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均先给予常规治疗,后在此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改变情况,并统计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呼吸症状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都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PaO2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aCO2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例患者中,107例好转出院,其余1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9.17%。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急救过程中,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效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更为有效且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疗法,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VAS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和疼痛的改善程度。从而证明针治疗刺腰椎间盘突症的疗法有效且安全。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常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

  • 标签: 针刺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顶枕叶离断术治疗后头部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性纳入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颞顶枕叶离断术治疗的16例后头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回顾性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Engel分级评估患者的预后(Ⅰ级为无发作,Ⅱ~Ⅳ级为复发)。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行颞顶枕离断术。术后3例出现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对侧偏盲,1例出现一过性Gerstmann综合征,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和脑积水。1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6.3±2.4)个月(20~60个月)。围手术期癫痫控制均良好;术后3个月首次随访癫痫无发作者14例,复发2例;末次随访癫痫无发作者12例,复发4例,其中Engel分级Ⅱ级者2例,Ⅲ级者2例。术后发生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3例患者,随访期间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出现一过性Gerstmann综合征者3个月后基本恢复。结论颞顶枕叶离断术是治疗后头部药物难治性癫痫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治疗结果 后头部癫痫 药物难治性 颞顶枕叶离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顶枕叶离断术治疗后头部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性纳入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颞顶枕叶离断术治疗的16例后头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回顾性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Engel分级评估患者的预后(Ⅰ级为无发作,Ⅱ~Ⅳ级为复发)。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行颞顶枕离断术。术后3例出现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对侧偏盲,1例出现一过性Gerstmann综合征,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和脑积水。1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6.3±2.4)个月(20~60个月)。围手术期癫痫控制均良好;术后3个月首次随访癫痫无发作者14例,复发2例;末次随访癫痫无发作者12例,复发4例,其中Engel分级Ⅱ级者2例,Ⅲ级者2例。术后发生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3例患者,随访期间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出现一过性Gerstmann综合征者3个月后基本恢复。结论颞顶枕叶离断术是治疗后头部药物难治性癫痫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治疗结果 后头部癫痫 药物难治性 颞顶枕叶离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