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在我院心脏外科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88名,将其随机分组,44名实习生设定为一组,分别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依次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教学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实习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

  • 标签: 心脏外科护理 实习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带教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时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来看,护理专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护理教育也逐渐从原来的中专走入大学(尤其是高职护理无论是人数还是规模都很庞大)。但是在医学类各专业中,护理学专业的分数线一直都是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现状。这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如职校本身,学业水平,学历含金量,社会地位,工作强度,就业压力等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 标签: 高职护理  实习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肺癌患者实施临床营养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开展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观察组联合临床营养管理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G-SGA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A1b指标相比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肺癌 临床营养管理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对67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热性惊厥48例(71.6%),癫痫10例(14.9%),颅内感染8例(11.9%),低钙惊厥1例(1.49%)。发病年龄1~3岁比例最高,为48例,占71.6%;其次3个月~1岁6例,占8.95%;3~6岁9例,占13.4%;6~l0岁4例,占5.97%。全年均可发病。结论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癫痫、颅内感染。

  • 标签: 小儿 惊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板栗刺所致眼部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青岛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因板栗刺造成眼部损伤的48例(48只眼)患者的病历资料。入选患者随访至少3个月,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时间、病变部位、病变特征和治疗方式。结果48例(48只眼)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56±10)岁(19~74岁)。受伤时间集中在9月下旬(25例)和10月中上旬(23例)。至青岛眼科医院就诊时间最短为伤后3 h,最长为伤后8个月。临床表现为角膜和(或)巩膜异物者共13例(27.1%),入院后均急症给予角膜和(或)巩膜异物取出术治疗。临床表现为真菌性角膜炎者共24例(50.0%),其中18例患者的患眼存在角膜溃疡,感染累及角膜浅层或全层;6例患者的患眼角膜表面无溃疡,为深基质及角膜内皮面的感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真菌阳性率为87.5%(21/24);根据真菌感染的深度给予单纯药物(2例)、角膜清创术(5例)、结膜瓣遮盖术(2例)、角膜基质内注药(1例)或穿透角膜移植术(14例)治疗;链格孢霉菌为主要病原菌。临床表现为坏死性巩膜炎者共11例(22.9%),均给予巩膜切开探查术治疗,其中3例至青岛眼科医院后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仍发现有巩膜异物残留,给予手术取出;4例在巩膜坏死部位涂片查到真菌。结论板栗刺造成的眼部损伤主要为角膜和(或)巩膜异物、真菌性角膜炎、坏死性巩膜炎3大类。板栗刺异物应尽早取出,一旦发生真菌性角膜炎应尽早药物或手术干预。坏死性巩膜炎常由长期异物存留诱发,巩膜切开探查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70-375)

  • 标签: 板栗 眼损伤 眼异物 角膜炎 巩膜炎 眼感染,真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间本院儿科接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90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信封法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组设定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另1组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均纳入病患45例。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用药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常规护理工作中进行安全用药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性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科 安全用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肩峰下间隙注射长效激素、盂肱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物理疗的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肩袖撕裂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予以肩峰下间隙注射长效激素(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盂肱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以及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疗、拉伸训练、主被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肉力量练习。所有患者至少经过6个月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前后使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保守治疗前及随访时的肩关节进行评估。保守治疗前和随访时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共有75例患者经过14~20个月随访,患者的平均年龄(62±11)岁。40%的患者疼痛消失,30%的患者疼痛减轻不需要口服止疼药治疗。70%的患者的日常生活没有影响。保守治疗前UCLA评分(22.1±1.5)、Constant评分(59.2±5.9)、VAS评分(3.9±0.3),最后一次随访时UCLA评分(35.5±1.3)、Constant评分(87.4±1.3)、VAS评分(1.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6、-8.935、-4.136,均为P<0.01)。结论肩峰下间隙注射长效激素、盂肱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物理疗治疗肩袖撕裂的方法对于早期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回旋套损伤 保守治疗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内注射甲氨蝶呤并口服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早期保守治疗可行性。方法对38例早期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采取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药物保守治疗,根据情况宫腔镜下清宫,分析患者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35例患者均药物保守治疗成功,失败3例(2例行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子宫切口修补术,l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是关键。口服米非司酮联合MTX胎囊内注射后宫腔镜下清宫是剖宫产疲痕妊娠治疗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因阴道大出血而切除子宫的可能。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早期瘢痕妊娠 囊内注射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冠心病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温胆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总有效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加味温胆汤 冠心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阻肺治疗中辅以实施噻托溴铵治疗法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起于2012年6月,止于2015年6月,接收的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择取4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20例。治疗组实施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实施异丙托溴铵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并对其疗效作出对比。结果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治疗的有效率,研究组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5.0%。从不良反应的角度上看,研究组的发生率(15.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临床上,择噻托溴铵治疗法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成效。

  • 标签: 慢阻肺 异丙托溴铵 噻托溴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受限(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出生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及治疗结局,以出院时体重Z评分≤-2作为EUGR诊断标准,同期住院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Z评分>-2为对照组(非EUGR组),比较两组母孕期及新生儿特点、诊治经过及住院结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外生长受限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住院超低出生体重儿154例,EUGR组110例,男62例,女48例,平均胎龄(28.9±1.7)周,平均出院体重Z评分(-2.64±0.73)。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胎龄(27.8±1.3)周,平均出院体重Z评分(-1.53±0.34)。EUGR组胎儿脐血流异常发生率(27.3%)及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14.5%)明显高于对照组(9.1%和0),P值分别为0.017和0.006;出生体重[904(816,960)g]明显低于对照组[947(912,971)g],P=0.008 ;晚发败血症(58.2%)及胆汁淤积症(40.9%)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6%和18.2%),P值分别为0.033和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积禁食时间长(OR=3.174,P=0.034)和胆汁淤积症(OR=8.062,P=0.043)是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儿脐血流异常和宫内生长受限增加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EUGR风险;累积禁食时间长和胆汁淤积症为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宫外生长受限 危险因素 超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 : 目的 : 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实验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 选取 400名慢性盆腔炎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00名,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整体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讨论 : 将整体护理能够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整体护理 临床分析
  • 作者: 张婷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大众医学》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引入企业的6S管理方法,可以使护理工作更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护理工作的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该模式可持续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临床护理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 作者: 张婷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大众医学》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自从系统教案法被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与青睐。对此,我们从系统教案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这个方向出发,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与论述。
  • 作者: 张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300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作为客观参考。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一百九十六例患者。将这期间在医院接受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九十八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治疗。护理方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两组入院时间、出院时间、护士满意度、住院费用及患者护理时间。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操作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临床护理;甲状腺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患者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 至2019年2月1日 间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年龄划分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指标、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及病死率。比较不同年龄层老年患者的病死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老年患者肺栓塞7及30 d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50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老年组279例,非老年组224例。老年组出现心脏骤停比例更高,胸痛、咯血发生率较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比例更高,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较少。预后方面,老年组PESI评分及7、30 d病死率均高于非老年组。随年龄增大,老年患者病死率呈升高趋势。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低钙血症、cTnI升高、NT-proBNP升高及PESI等级与30 d内死亡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PESI等级、血钙浓度降低是老年患者肺栓塞7 d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PESI等级、血钙浓度降低及感染是30 d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肺栓塞患者病死率高于非老年患者,且随年龄增大,病死率逐渐增高。PESI等级、血钙降低及感染是老年患者肺栓塞30 d内死亡的预后影响因素。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老年 预后 低钙血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4月到2012年04月收治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治疗组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间、抗生素使用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色素失禁症(IP)相关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IP或IP相关视网膜病变患者12例24只眼纳入研究。年龄>4岁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和眼压测量。所有患者均于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眼前节、玻璃体、眼底检查。行基因检测8例。有活动性病变者,给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无活动性病变者给予观察。所有患者1~3个月随访1次,平均随访时间18.7个月。结果患者均为女性,首诊眼科时平均年龄(6.3±9.8)岁。根据儿科医生建议主动行眼科筛查(转诊者)3例,平均年龄(0.4±0.5)岁(中位年龄:2个月)。未获转诊建议者(非转诊者)共9例,包括因视力障碍首诊眼科者3例,眼科就诊前未确诊IP者6例;其首诊平均年龄(8.2±10.8)岁(中位年龄:3岁)。非转诊者首诊年龄较转诊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1,P=0.036)。12例24只眼中,眼底未见明显异常1例2只眼,IP相关视网膜病变11例22只眼(91.7%,22/24 );双眼不对称者8例(66.7%,8/12 )。眼底有活动性病变7只眼(29.2%,7/24 ),给予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或)抗VEGF药物治疗。随访期间,视网膜新生血管复发1只眼。行基因检测的8例中,IKBKG基因4~10号外显子缺失3例(37.5%,3/8 )。结论IP相关视网膜病变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早;具有双眼累及但不对称特点,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最主要方法。

  • 标签: 色素失调症 视网膜疾病 疾病特征 IKBKG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中选出105例,将其随机分为三个小组,每组35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联合四种维生素和FE复合酶漱口液进行治疗的方法,作为第一小组;对一组患者采用单纯利用四种维生素进行治疗的方法,作为第二小组;对最后一组患者采用FE复合酶漱口液进行治疗的方法,作为第三小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溃疡总间歇期时间、溃疡个数、治疗时间以及疼痛指数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经过对三组患者治疗数据的整理后可以看出,第一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其次分别是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溃疡的总间歇期时间中第一小组最长,其次分别是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溃疡数量中第一小组最少,其次分别是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溃疡治疗时间最短的是第一小组;其次分别是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疼痛指数中最低的是第一小组,其次分别是第三小组和第二小组。三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维生素 FE复合酶漱口液 联合使用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