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心脏瓣膜术后同瓣位再次瓣膜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评价分析手术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病历检索系统,统计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重症瓣膜团队同一术者收治的204例再次手术患者中142例瓣膜术后同瓣位功能障碍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瓣膜成形或置换术后再次接受瓣膜置换或成形术者,不包括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及三尖瓣成形术未置入成形环患者。共纳入142例患者,男60例(42.25%),女82例(57.75%),年龄6~83岁,平均59.4岁。结果同瓣位再次瓣膜手术原因包括:人工瓣膜瓣周漏、人工生物瓣衰败、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瓣膜成形术后再次功能障碍;其中常规手术110例,微创全胸腔镜下及胸腔镜辅助手术32例;术后出现脑出血死亡1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死亡1例,其余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使用IABP 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二次气管插管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死亡2例(1.41%,2/142)。结论心脏瓣膜术后同瓣位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较多且难度较大,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微创术式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及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心脏瓣膜 再次手术 同瓣位瓣膜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75岁以上老年瓣膜手术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75岁以上老年瓣膜手术患者资料,总共73例,占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5.3%(73/1372)。其中男46例,女27例;平均年龄77.35岁(75~88岁),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28例(38.3%),二尖瓣狭窄8例(11.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9.6%),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9.6%),主动脉瓣狭窄6例(8.2%)。行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术28例(38.4%),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27.4%),二尖瓣置换术11例(15.1%)。同期安装起搏器2例(2.7%),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例(19.2%)。结果手术前后左心房舒张期末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右心房舒张期末内径(RA)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随机抽取的150例60岁以下瓣膜手术相比,手术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ICU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肝肾功能不全及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老年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病率最高,手术后心脏结构改善明显,且手术风险与正常年龄组相同,因此常规瓣膜手术在7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是安全的。

  • 标签: 老年瓣膜 临床特征 手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目前我国对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和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这就要求高中阶段生物老师必须增强对高中学生的实验教学培养力度,确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相关联的培养基础之下,着重优化高中实验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对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核心素养所带来的一些影响也会有一定差别,这就要求老师对生物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优化,确保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 标签: 生物学 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在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予以重视。膜生物反应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有着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和更为高效的处理效率,能够实现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的优势联合,提高污水处理成效。本文则以膜生物反应技术为切入点,首先简单介绍膜生物反应技术的相关概念,而后围绕膜生物反应技术下的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展开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提高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的效果。

  • 标签: 膜生物反应技术 污水处理 环境工程
  • 简介:摘要评价羊膜组织促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以生物敷料、糖尿病足等为检索词,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筛选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文献。对其结果分析、归纳、汇总做出结论。羊膜组织及其衍生物可显著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这与其促血管组织再生、抗感染、促神经修复等有关,且新的衍生物将更加方便使用,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新工具。

  • 标签: 糖尿病足 足溃疡 皮肤溃疡 羊膜 生物敷料 循证医学 综述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已经显著地展现了其成效,尤其是在生物学教育领域,教学方式正逐步从传统模式转向更加注重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形式。这种转变显著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同时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本研究旨在分析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以期为未来的教学方法和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 标签: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