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心脏瓣膜术后同瓣位再次瓣膜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评价分析手术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病历检索系统,统计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重症瓣膜团队同一术者收治的204例再次手术患者中142例瓣膜术后同瓣位功能障碍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瓣膜成形或置换术后再次接受瓣膜置换或成形术者,不包括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及三尖瓣成形术未置入成形环患者。共纳入142例患者,男60例(42.25%),女82例(57.75%),年龄6~83岁,平均59.4岁。结果同瓣位再次瓣膜手术原因包括:人工瓣膜瓣周漏、人工生物瓣衰败、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瓣膜成形术后再次功能障碍;其中常规手术110例,微创全胸腔镜下及胸腔镜辅助手术32例;术后出现脑出血死亡1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死亡1例,其余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使用IABP 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二次气管插管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死亡2例(1.41%,2/142)。结论心脏瓣膜术后同瓣位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较多且难度较大,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微创术式可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及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心脏瓣膜 再次手术 同瓣位瓣膜功能障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教育改革创新下,高中生物教学越来越重视导学案的推广,不仅便于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使教师在备课、讲课时更有针对性,同时对高效课堂的开展与学生生物素养的培育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简析导学案应用对生物教学影响及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 标签: 高中生物 导学案应用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文通过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为简单清晰、层次分明的概念框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理论内容极为庞杂的专业课,搭建支架可将庞杂的内容"化整为零",辅之以合作、探究、思维导图等学习策略,通过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零存整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推理及创新能力。

  • 标签: 支架式教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巨大的临床成功。随着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多中心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疗效监测和毒性管理对于确保安全性和提高总体生存率必不可少。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作为反映患者基线特征、肿瘤生物学特性和CAR-T细胞功能的指标,还可以评估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

  • 标签: 白血病,B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 生物标志物 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