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是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和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是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分子参与的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机制尚不明确。胚胎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处于生理性低氧、低能量供给状态,此时细胞内低氧应答机制启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通过对血管生成、糖代谢、自噬等多种机制的调节参与了子宫内膜蜕膜化,从而使着床顺利进行。本文就HIF-1α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代谢 自噬 子宫内膜容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扁桃体未分化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例扁桃体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中年男性,右侧扁桃体未分化癌切除术后发生肺、小肠转移,初始给予紫杉类联合铂类化疗,肿瘤缩小不明显,后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后肿瘤缩小,疾病稳定。后因患者拒绝静脉化疗,疾病快速进展,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扁桃体未分化癌小肠转移少见,免疫检查抑制剂联合抗血管靶向生成药物治疗或可成为扁桃体未分化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扁桃体肿瘤 肠肿瘤 肿瘤转移 未分化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纵隔卵黄囊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纵隔卵黄囊瘤的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诊断为纵隔巨大卵黄囊瘤,经化疗联合手术切除1个月后出现疾病进展,予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后评价疗效为部分缓解,因个人原因停用静脉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合并脑出血,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原发纵隔卵黄囊瘤有一定疗效。

  • 标签: 卵黄囊瘤 安罗替尼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