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谈及我国宪法根本法高级法,法实效规范正确有助于充当一个恰当区分视角。而二者之间紧张关系,既可视为我国近代宪法史写照,其实也是一项未竟任务。沿此方向,本文进一步分析出我国宪法根本法结构,并结合现代化本身交叠因果特征,对宪法中基本权利从多重角度予以分析,为时下热议宪法诉讼是否必要难题提供一个新思考方向。

  • 标签: 实效性 规范正确 根本法结构 现代化 交叠因果
  • 简介:摘要当前,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用电量剧增,电力设施服务地位逐年提升。变电站为了更好提供用电服务,各地进行变电站兴建与改造工程逐年增多。在变电站进行改造与建设中,土建设计是最基本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变电站土建设计重点与结构设计原则、土建结构设计存在问题、改进土建结构设计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一定探讨,期望可以总结问题发生根本原因,进而带动变电站土建设计工作长远发展。

  • 标签: 变电站 土建结构设计 问题与措施
  • 简介:摘要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神经发育异常评估与治疗是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总结FGR胎儿脑损伤影像学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相位对比成像)、生物标记物(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预测价值及FGR治疗(抗氧化治疗、催产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最新进展,旨在为FGR宫内监测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胎儿生长迟缓 神经发育障碍 生物标记 预测 儿童
  • 简介:摘要评估产后出血量是及时发现产后出血,采取恰当救治方案重要手段。通过对阴道分娩剖宫产术分娩后出血量评估,可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采取恰当复苏方案,从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死亡率。近年来,外科出血量估计技术迅速发展,对改进产后出血量评估方法精准度及临床效益具有提示意义。本文对产后出血量评估方法及外科出血量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比较各方法实用准确,并探索有临床发展潜力新方法及未来本领域研究重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翻转课堂也是颠倒课堂,注重对课堂内外时间调整,让学习决定权从教师逐渐转移到学生手中。在这样教学形式之下,课堂时间宝贵,让学生更为专注自主学习部分,探究给出具体问题,而信息传递部分,则可以利用课前课后网络学习搜集。小学音乐是重要素质教育内容之一,怎样将翻转课堂较好实践在小学音乐教学里逐渐成为了各个音乐教师思考重要问题。本文分析就是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里实践应用策略。

  • 标签: 翻转课堂 小学音乐 实践探究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加油站作为汽车出行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其角色日益重要。然而,加油站传统油品零售业务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便利、高效、多元化服务需求。在这样背景下,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 标签: 加油站 非油品业务 发展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超与CT诊断甲状腺癌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前来我院问诊90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超与CT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深入探究CT、彩超以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结果:CT检测方式检出率明显高于彩超(P<0.05);CT、彩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CT甲状腺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彩超,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甲状腺癌诊断价值,效果明显,可推广。

  • 标签: 彩超 CT 甲状腺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围产结局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单胎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分娩孕妇257例(子宫腺肌病组),另选择同期单胎妊娠非子宫腺肌病分娩孕妇25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及围产期母儿结局。结果子宫腺肌病组孕妇年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中位数分别为35、34岁(P>0.05);体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23.9、21.8 kg/m2(P<0.01);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比例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3%(64/253)、3.1%(8/257),P<0.01]。子宫腺肌病组分娩孕周明显早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38.0、39.2周(P<0.01);早产发生率[分别为17.1%(44/257)、4.7%(12/257),P<0.01]、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13.7%(35/255)、5.8%(15/257),P=0.003]分别比较均有差异。子宫腺肌病组产后出血多,尤其是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14/241)、1.2%(3/257),P=0.004]。子宫腺肌病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0%(146/256)、31.5%(81/257),P<0.01]。子宫腺肌病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3 140、3 440 g(P<0.01);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5%(55/256)、4.7%(12/257),P<0.01]。子宫腺肌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1分钟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生育力低,多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孕妇早产、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剖宫产率高,新生儿出生体重低,SGA发生率高。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可明显增加母儿不良围产结局发生。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子宫腺肌病 妊娠结局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单胎子宫腺肌病初产妇产程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规律产前检查,单胎、初产、头位、阴道分娩子宫腺肌病孕妇109例为腺肌病组,同期单胎、初产、头位、阴道分娩非子宫腺肌病孕妇109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一般情况、产程干预、母儿结局及产程时间。结果(1)一般情况:腺肌病组孕妇孕前子宫体积[(66.8±23.7)cm3]大于对照组[(41.4±13.1)cm3],辅助生殖受孕比例[分别为31.2%(34/109)7.3%(8/109)]以及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比例[分别为31.2%(34/109)5.5%(6/10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孕次、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甲状腺疾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产程干预及母儿结局:腺肌病组中位产后出血量[300 ml(200~355 ml)]显著高于对照组[260 ml(200~300 ml);Z=-2.364,P=0.018]。腺肌病组产妇临产方式、缩宫素使用、人工破膜、会阴Ⅲ度及以上裂伤、侧切比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及1分钟Apgar评分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产程时间: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宫口开大0~1、1~2、2~3、3~4、4~5、5~6、6~7 cm所需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腺肌病组宫口开大7~8、8~9、9~10 cm所需时间及第二产程(中位数分别为20、18、15、12 min)短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23、23、23、26 min),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产程影响:腺肌病组中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病孕妇宫口开大7 cm后产程明显加快,需严密观察;第三产程应积极使用促宫缩药物预防产后出血。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妊娠并发症 分娩,产道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与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5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均分后进行不同检查方法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行核磁共振检查后仅有1例漏诊患者,而对比组行CT检查后共出现了6例漏诊患者,两组漏诊率对比中,前者显著低于后者(3.70%<22.22%),且经对比后发现,核磁共振(试验组)敏感度显著高于CT(对比组),P

  • 标签: 核磁共振 CT 急性颅脑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DR在诊断急诊胸腹损伤中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影像科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接受DR螺旋CT诊断150例胸腹外伤患者资料,对两种诊断方法准确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可以发现螺旋CT在纵膈气肿、纵膈血肿、腹腔积血、肾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肝脏损伤、肠系膜撕裂伤等方面的精准率为100%,明显高于DR诊断率(P

  • 标签: DR 螺旋CT 急诊 胸腹部创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下腔静脉直径(IVCD)及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指导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患者液体治疗时对容量及凝血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或转诊分娩且出现严重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 mL)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补液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补液组目标补液组(给予目标导向补液治疗),记录患者切皮前、胎儿娩出后、产后出血术毕时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及补液总量、尿量、预后、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血流动力学:两组心率(HR)均于产后出血时达峰值,但两组间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产后出血时达谷值,但目标补液组产后出血时MAP明显高于常规补液组〔mmHg(1 mmHg=0.133 kPa):75.6±10.7比69.2±8.9,P<0.05〕。目标补液组中心静脉压(CVP)在胎儿娩出时稍升高后趋于平稳,常规补液组CVP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产后出血时达峰值;产后出血时目标补液组CVP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cmH2O(1 cmH2O=0.098 kPa):9.5±3.9比11.4±3.4,P<0.05〕。②血气分析:两组术毕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产后出血时升高,但目标补液组术毕时PaO2与常规补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Hg:189.3±100.5比240.2±126.3,P>0.05),而目标补液组PaCO2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mmHg:34.6±4.6比36.8±4.1,P<0.05)。目标补液组术毕时血乳酸(Lac)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mmol/L:2.2±0.6比2.6±1.1,P<0.05)。③液体出入量:目标补液组总输液量、晶体液输注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总输液量(mL):3 385.9±1 144.1比4 448.3±1 194.4,晶体液输注量(mL):2 635.6±789.7比3 160.0±860.3,悬浮红细胞输入量(mL):695.6±366.2比911.1±284.7,均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13.3%(4/30)比60.0%(18/30),P<0.05〕,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mL:1 451.7±373.8比1 725.9±372.8,P<0.05),但目标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369.0±262.7比485.0±286.8,P>0.05)。④凝血功能:目标补液组术毕时凝血酶原时间(PT)较常规补液组明显缩短(s:10.9±0.6比11.2±0.6),纤维蛋白原(Fib)较常规补液组明显升高(g/L:3.7±0.5比2.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预后指标:与常规补液组比较,目标补液组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比例明显减少〔16.7%(5/30)比66.7%(20/30),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h:0(0,24)比24(0,24),P<0.05〕;但目标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弥散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IC发生率:0%(0/30)比6.7%(2/30),AKI发生率:0%(0/30)比3.3%(1/30),子宫切除率:10.0%(3/30)比26.7%(8/30),均P>0.05〕。结论IVC-CI导向液体复苏可有效减少严重产后出血患者输血与输液量出血量,改善其凝血功能。

  • 标签: 妊娠 下腔静脉 血容量 产后出血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发展水平都有了极大提升,水利行业亦是如此。水利泵站安全、稳定运行主要依赖于各机电设备,因此,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质量以及检修效率直接关系到泵站安全运行。本文主要对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做论述。

  • 标签: 水利建设 泵站水闸 施工质量 管理 技术运用
  • 简介:摘要: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构建高效音乐课堂,基于音乐新体系理念,以德国奥尔夫、匈牙利柯达伊、瑞士达尔克罗兹三大音乐新体系为根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发挥音乐对人教育意义,构建生动新时代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合理开展课堂,提升学生音乐歌唱表现力。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为载体,结合教师亲身实践,对“基于音乐新体系理念,优化小学生音乐歌唱表现力研究”这一论题进行详细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 标签: 小学音乐 新体系理念 歌唱表现力 实践意义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也变得越来越严格。为了确保安全,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了对重大危险源监督,并且对用于脱硝还原剂液氨实施了更加严格限制,因此,尿素水解制氨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 标签: 液氨改尿素 脱硝 施工质量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患者,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观察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结果服用氯吡格雷患者有效率是93.9%,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总有效率是66.7%。结论服用氯吡格雷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时效果较好,能更好改善患者神经破损,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状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