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50.24±1.24)分、SDS(41.64±1.17)分、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3.76±0.63)d、不稳定型心绞痛缓解时间(2.15±0.23)d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58.76±1.34)分、(55.42±1.63)分、(6.37±0.87)d、(3.85±0.41)d,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情康复时间,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多学科门诊及北京市朝阳区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社区为我院医联体)就诊的18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医联体模式开展6个月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治疗依从性(采用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用药管理、病情监测、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情绪管理6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活动管理行为及烟酒嗜好4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微信平台提供了规范、一致、连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卫生中心 医联体 微信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