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晚清的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很自觉地审视着汉语汉字。梁启超从1896年发表《〈沈氏音学〉序》到1907年出版《国文语原解》,一直把理解汉语汉字、寻找汉语汉字的发展作为其学术的重要内容。《国文语原解》的创作,从选词来看,有一部分词语来自严复所译甄克斯的《社会通诠》,从思路上看受到严复“六书乃治群学之秘笈”的启发,是严复思路的系统化。《国文语原解》表达了梁启超关于衍形文字与衍声文字各有长短的看法,并且从汉语汉字与国民特性的同一性出发认为汉字不可用罗马字母代替。《国文语原解》通过对“九十七文”的阐释展示了梁启超政治学想象的丰富内涵。《国文语原解》与章太炎的《新方言》思路不同,其以西方学理来激活汉语本源的研究思路显示了晚清寻求汉语的现代生长方式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著者文摘]

  • 标签: 原解梁启超 国文语 梁启超语言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一个充满魅惑性的问题,吸引着很多学者。本文试图将发生的问题还原到汉语实践中一窥究竟。但是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要有对汉语实践的全面描述,又要有对个体汉语实践的深入挖掘。本文首先简要综述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一些路径,其次重点描述晚清民初汉语实践的复杂形态,然后简单揭示其意义,因为意义部分涉及的内容多,必须有另一篇文章来阐释。

  • 标签: 白话文学 复杂形态 中国现代文学史 欧化白话文 新文学史 汉语实践
  • 简介:引言作为“火凤凰”丛书之一的《狱里狱外》是这样结尾的:我一生四次从监狱里走出来,都是处于风雨骤变的年代。一九三六年出狱,一年以后爆发了全面抗战;一九四五年八月第二次出狱,正是日本侵略军宣布投降的翌日;一九四八年第三次出狱,一年以后国民党就在大陆垮台。

  • 标签: 文学创作 监狱 贾植芳 话语 人学 叙事
  • 简介:"死"与"活"作为一对不太清晰的价值区分概念,其实用主义的倾向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哲学基础。"文言"与"白话"的语体区分,其进化论色彩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历史基础。而文学革命以及文字改革的主力都在小老百姓的动力来源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平民主义态度。当然,实用主义、进化论、平民主义弥漫在胡适关于文学与国语的所有论述中。"文学"与"国语"的结盟,即以"国语的文学"造"文学国语",成为胡适文学与国语观的本体论部分。

  • 标签: 新文学 国语 实用主义 进化论 平民主义
  • 简介:以词语为叙事对象,以语言为语言的宾语,这样的叙事常常让人耳目一新。韩少功的《马桥辞典》叙述马桥人生活中的一百多个词语,以此穿透马桥人的生存状态。余华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描绘中国近四十年历史中十个词语(人民、领袖、阅读、写作、鲁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的沉浮曲线,凸显中国当代精神的乱象。《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叙事类似于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中提出的叙事伦理,

  • 标签: 叙事伦理 词语 时代精神 《沉重的肉身》 《马桥辞典》 人的生存
  • 简介:晚清如梁启超等受过严格八股文训练的学人,要想摆脱八股文句式构造和思维方式的约束,实现文学的现代转换,往往要经历"炼狱"般的过程。本文以梁启超为个案,试图探讨他在文学实践中解构八股文的方式,首先描述了晚清批判八股文的言说场域以及梁启超的姿态;其次分析了梁启超"时务文体"和前期"新民体"以对八股文的"二分对比"句式的改装实现了对八股文的初步解构,最后重点分析了梁启超后期"新民体"通过与《民报》的论战而引入"三段论法"后彻底解构了八股文。

  • 标签: 梁启超 八股文 二分对比 三段论法
  • 简介:本文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把“语言”作为“剩余物”的状况,提出把“语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关键词的主张,甚至认为应该从语言的角度来写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本文从三个部分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分析语言与文学、汉语与中国文学的同一性问题;其次分析黄人的《中国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和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三部著作在处理语言与文学史关系的“得”与“失”。最后借助周作人的个案分析“语言-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基础、文学汉语的发展与现代文学发展的同步性、以及文学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同一性。

  • 标签: 语言-文学汉语 文学 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 简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全日制本科阶段)分设作品选和文学史两门课程,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以下简称《作品精读》),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一)(二)》(以下分别简称《进程(一)》和《进程(二)》,《进程(一)》相当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进程(二)》相当于中国当代文学史。这样的名称可能在全国高校的相同课程中有点特殊,其实不过是中国当代高校教育改革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 标签: 中国 现代文学史 高校教育改革 文学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