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肾衰竭并发症预防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与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维持治疗,而观察组则在维持治疗基础上联合灌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钠尿肽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磷、血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皮肤瘙痒、肾性骨病、高凝血症以及淀粉样病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于清除患者机体大毒素分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于本科室及同级科室推广实施。

  • 标签: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控制低透析流量状态对于预防透析过程中的失衡综合症临床效果。方法。于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设置其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50ml/min,而研究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则设置透析液流量为300ml/min,血流量为150ml/min。均透析两个小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后24小时内的透析失衡综合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按不同方法干预三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出现的中重度及总透析失衡综合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7.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50.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透析患者在预防透析失衡综合症的过程中,采用低透析液流量和低血流量相比于常规透析流量能够发挥良好作用。

  • 标签: 透析失衡综合症 低透析液流量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控制低透析流量状态对于预防透析过程中的失衡综合症临床效果。方法。于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设置其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50ml/min,而研究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则设置透析液流量为300ml/min,血流量为150ml/min。均透析两个小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后24小时内的透析失衡综合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按不同方法干预三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出现的中重度及总透析失衡综合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7.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50.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透析患者在预防透析失衡综合症的过程中,采用低透析液流量和低血流量相比于常规透析流量能够发挥良好作用。

  • 标签: 透析失衡综合症 低透析液流量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肾衰竭并发症预防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与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维持治疗,而观察组则在维持治疗基础上联合灌流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氮、钠尿肽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磷、血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皮肤瘙痒、肾性骨病、高凝血症以及淀粉样病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于清除患者机体大毒素分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于本科室及同级科室推广实施。

  • 标签: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