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 tracking,CMR-TT)技术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与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肌功能,并分析其心肌应变改变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15例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CA组)和30名正常对照者(NC组)资料,应用CMR-TT技术及CVI42后处理软件测量心肌整体及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周向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等常规应变参数数值及相对心尖应变(relative apical sparing of strain,RAS),定量评估心肌整体及局部运动情况。结果NC组、HCM组、CA组间各应变参数数值依次递减,且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除NC组与HCM组心尖段周向应变(apic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A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心尖径向应变(RASRS)、相对心尖周向应变(RASCS)、相对心尖纵向应变(RASL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与NC组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基底段径向应变(basal radial strain,BRS)、基底段周向应变(bas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BCS)、基底段纵向应变(basal longitudinal strain,BL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71、0.77、0.90、0.73、0.78 (P均<0.05),BRS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参数。HCM组与CA组的RASRS、RASCS、RASL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75、0.71 (P均<0.05),对HCM与CA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论CMR-TT可以用来评价心脏整体及局部功能运动情况,HCM心肌应变均存在减低,HCM基底段应变下降明显并BRS存在较大的诊断价值;CA患者的心肌应变较HCM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相对心尖保留模式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相对心尖RS诊断效能最佳。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心肌应变力 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瘤内联合瘤周三维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12例乳腺癌患者病例,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250)和验证组(n=62)。首先,两位医师采用3D Slicer软件于DCE-MRI第2期肿瘤内和肿瘤周围5 mm区域分别提取三维影像组学特征;其次,对特征进行Z-score标准化,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Spearman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逻辑回归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瘤内、模型瘤周及模型瘤内+瘤周用于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状态,并用验证组进行验证;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分别从瘤内、瘤周和瘤内+瘤周分别提取1906、1906和3812个特征,ICC分析剔除322、413和762个特征,Spearman分析剔除624、732和1604个特征,剩余960、761和1446个特征采用LASSO十折交叉验证分别筛选出8、19、16个特征参与模型构建。经综合分析模型瘤内+瘤周诊断效能最优,训练组AUC=0.949,验证组AUC=0.862,其校准曲线更贴近于45%的最佳值,Hosmer-Lemeshow检验证明校准曲线的拟合度良好(P=0.082),其决策曲线(获益区间0.2%~0.9%)优于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度。结论基于DCE-MRI图像创新性采用了瘤内联合瘤周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方法构建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该研究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瘤内 瘤周 Ki-67 预后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及肺腺癌1例。患者女,48岁,CT表现为右鼻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与上中下鼻甲分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累及相邻多个窦腔,局部骨质呈溶骨性破坏,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MRI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和DWI呈稍高信号。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肺下叶结节内见空洞,邻近胸膜牵拉,增强后中度强化。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Lac)、血清降钙素原(PCT)、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感染部位、器官功能情况,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即刻Lac、PCT、C-反应蛋白(CRP)、心率、体温,24 h内APACHEⅡ、SOFA评分和28 d预后情况等指标。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ac、PCT、SOFA、APACHEⅡ、年龄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组30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28 d存活124例,死亡179例,28 d病死率为59.08%。①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偏大(岁:66.58±15.22比61.15±15.68),APACHEⅡ、SOFA、肺部感染比例、Lac水平明显增高〔APACHEⅡ(分):22.79±7.62比17.98±6.88,SOFA(分):9.42±3.51比5.65±1.59,肺部感染比例:53.63%(96/179)比39.52%(49/124),Lac(mmol/L):5.10±3.72比3.71±2.56〕,氧合指数(PaO2/FiO2)、入住ICU体温明显降低〔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198.94±80.15比220.68±72.06,入住ICU体温(℃):37.47±1.08比37.80±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APACHEⅡ评分、PCT、Lac、年龄、SOFA评分仍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优势比(OR)=1.05,95%可信区间(95%CI)为1.01~1.10,P=0.039;PCT:OR=0.99,95%CI为0.98~1.00,P=0.012;Lac:OR=1.23,95%CI为1.08~1.40,P=0.002;年龄:OR=1.03,95%CI为1.01~1.05,P=0.009;SOFA评分:OR=1.88,95%CI为1.59~2.22,P<0.001〕。③ 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Lac、年龄、SOFA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APACHEⅡ:ROC曲线下面积(AUC)=0.682 4,95%CI为0.621 7~0.743 1,P=0.000,当最佳截断值为18.500分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2.63%、54.84%、69.89%、58.12%、1.608 1、0.499 2;Lac:AUC=0.604 5,95%CI为0.540 8~0.668 2,P=0.002,当最佳截断值为3.550 mmol/L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0.84%、73.39%、73.39%、50.94%、1.910 3、0.669 9;年龄:AUC=0.599 1,95%CI为0.535 4~0.662 7,P=0.003,当最佳截断值为72.500岁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42.46%、75.00%、71.03%、47.45%、1.698 3、0.767 2;SOFA:AUC=0.822 3,95%CI为0.776 7~0.867 9,P=0.000,当最佳截断值为7.500分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68.72%、87.90%、89.13%、66.06%、5.680 4、0.355 9〕;且联合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72.63%)和特异度(84.86%),AUC(0.876 5)高于单个变量的AUC,提示多变量联合预测脓毒性休克短期结局的准确性更高。结论Lac、PCT、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年龄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ac、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年龄联合预测脓毒性休克短期预后的准确性优于单个变量,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血乳酸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降钙素原 联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U-Net深度学习网络对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中前列腺癌(PCa)自动分割及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临床怀疑PCa拟行前列腺穿刺的男性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共纳入245例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PCa组(n=184)与非PCa组(n=61),并随机分为训练集(PCa 129例,非PCa 19例)、验证集(PCa 18例,非PCa 3例)和测试集(PCa 37例,非PCa 39例)。由1名放射科医师依据病理结果在ADC图上勾画PCa癌灶,并通过前列腺腺体分割模型将测试集前列腺腺体自动划分6分区。经过前列腺腺体自动分割等预处理后,采用U-Net深度学习网络进行PCa分割模型的训练。以医师标记结果为金标准,用Dice相似系数(DSC)评价AI模型对测试集PCa癌灶的分割效果。并分别以患者及病灶为单位评价模型对PCa的检出效能,以6分区法评价模型对癌灶自动定位的准确性。结果测试集中,医师标注癌灶51个,最大径线为(1.9±0.7)cm,6分法癌灶分区456个(PCa区122个、非PCa区334个)。以病灶为单位,AI模型对测试集PCa的分割DSC为(70.2±21.7)%,检出癌灶的灵敏度94.1%(48/51)。以患者为单位,AI模型检出PCa患者灵敏度为97.3%(36/37),特异度为66.7%(26/39),准确度为81.6%(62/76)。AI模型对PCa癌灶定位分区的准确度为90.8%(414/456),对癌区检出的灵敏度为95.1%(116/122),特异度为89.2%(298/334)。结论U-Net深度学习模型对MRI ADC图像中PCa的检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PCa 6分区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预测结果可自动填写入结构化报告,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升机转运18楼高处坠落伤危重症患儿的安全转运及围手术期的救治要点。方法回顾性报道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SICU收治的1例18楼高处坠落伤危重症患儿的救援转运及救治过程。文献复习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结合本病例总结直升机转运危重症高处坠落伤患儿的救治经验。结果18楼高处坠落伤患儿合并脑挫伤、创伤性颅内出血、休克、颈椎骨折、胸椎骨折、弥漫性轴索损伤、脊髓损伤等多发伤。当地医院初步紧急治疗后借助快速直升机救援无缝转运入院。经过我院积极的儿童创伤一体化模式专科治疗,包括院前急救、重视快速伤情的评估与诊断、途中转运、院内抢救和继发性损伤管理等多个环节,多个学科团队协作干预,共同参与救治,患儿得到了成功救治、社会康复。结论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通过直升机快速转运救援危重症患儿,多学科干预为患儿的神经恢复及早期康复奠定了基础,可能是患儿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机会的关键。

  • 标签: 直升机 转运 救援 高处坠落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52例临床诊断TIA患者,并在首次发作24 h内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头颅磁共振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MRA、3D-ASL (PLD=1.5 s)及IVIM。评估不同方法对TIA患者低灌注的检出率,进行χ2检验,将患侧低灌注区域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纯扩散系数(p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D)、假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及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与对侧正常脑组织进行配对t检验,rD*值及rf值分别与rCBF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ASL与f值比较,二者对低灌注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3D-ASL及f值三者联合检出率与MRA联合ASL相比无显著差异(P=0.426)。D值未发现阳性结果。患侧CBF、f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患侧D值、D*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值与rCBF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464,P=0.001),rD*值与rCBF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VIM f值与ASL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均可以无创评估脑组织灌注的真实情况,血管成像及灌注成像联合应用更是有利于早期诊断TIA,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影像依据,早期救治,减少脑梗死发生。

  • 标签: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