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型、学习型社会,早期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并重视。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这显示了我国对儿童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

  • 标签: 孩子成长 早期阅读 阅读陪伴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应用利培酮与改良电抽搐疗法的临床疗效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利培酮与改良电抽搐疗法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利培酮 改良电抽搐疗法 精神分裂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在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较高,各种并发症状发生的几率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较好,值得参考。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性脑梗死 早期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Later-cut Overlap吻合和Roux-en-Y吻合的疗效。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 804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 346例,女458例;中位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18~91岁。1 804例患者中,100例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行Later-cut Overlap吻合术设为改良组;1 704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行传统Roux-en-Y吻合术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倾向性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和术后情况。(3)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①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欧洲癌症观察和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问卷30版(QLQ-C30)的功能子量表评估。②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的症状量表评估。③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EORTC胃癌特殊模块(QLQ-STO22)的症状量表评估。④亚组分析。(5)Later-cut Overlap吻合术的学习曲线。采用门诊、登门拜访、Email及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3~5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改良组和传统组进行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偏态分布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应用累积和曲线图分析个例数据与整体数据间微小变化,累积和曲线计算公式为CUSUM=∑n,i=1 (xi-μ),xi为每例患者食管-空肠吻合时间,μ为患者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的平均值,n为患者序号。结果(1)倾向性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 804例患者中,200例配对成功,其中改良组100例,传统组100例。倾向评分匹配前改良组患者性别(男、女),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胃上部、胃中部、全胃),肿瘤分化程度(分化、未分化),术前白蛋白,肿瘤T分期(T1期、T2期、T3期、T4a期),肿瘤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肿瘤国际抗癌联盟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62、38例,(55±13)岁,4.5 cm(1.5 cm,7.5 cm),22、67、11例,72、28例,(42±4)g/L,36、11、39、14例,58、16、8、18例,44、29、27例;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 284、420例,(62±11)岁,6.5 cm(2.5 cm,8.0 cm),891、675、138例,1 392、312例,(39±7)g/L,148、200、393、963例,498、517、257、432例,322、604、778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9,t=5.69,Z=2.75, χ2=35.31,5.80,t=3.91,Z=-9.97,-5.44,-5.41,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2、38例,(55±13)岁,4.0 cm(1.5 cm,7.5 cm),22、67、11例,82、18例,(42±4)g/L,36、11、39、14例,58、16、8、18例,44、29、27例;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8、32例,(56±11)岁,4.0 cm(1.5 cm,7.4 cm),12、74、14例,87、13例,(41±5)g/L,23、18、45、14例,54、18、10、18例,42、40、18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t=0.30,Z=0.87, χ2=3.65,0.95,t=1.49,Z=-0.94,1.43,-0.50,P>0.05)。(2)术中和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195±41)min、72 mL(5~125 mL),(44±15)枚、(3.4±1.1)d、(4.1±1.3)d、(10.7±4.3)d、(74 299±20 102)元;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92±78)min、67 mL(10~195 mL),(40±18)枚、(3.7±1.2)d、(4.5±1.9)d、(14.0±9.2)d、(71 029±12 231)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1.73,1.84,1.74,1.38,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0.62,t=3.25,P<0.05)。(3)并发症情况:改良组患者术后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1例;传统组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吻合口漏和腹腔感染均经过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消炎等保守治疗治愈;吻合口出血通过输血、止血药物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4)随访情况:146例患者获得术后6个月的生命质量评估,其中改良组78例,传统组68例。①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EORTC-QLQ-C30的功能子量表评估中,总体健康身体功能、身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31分(22分,48分)、(75±27)分、(77±21)分、(79±15)分、(80±21)分和(76±29)分;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8分(22分,57分)、(77±30)分、(79±27)分、(82±30)分、(82±31)分和(78±30)分;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6,t=0.39,0.40,0.66,0.49,P>0.05)。②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EORTC-QLQ-C30的症状量表评估中,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分别为(75±22)分、(89±19)分、(82±19)分、(77±19)分、(90±23)分、(74±14)分、(67±27)分、(74±28)分、(61±29)分;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2±28)分、(88±23)分、(91±23)分、(72±19)分、(88±19)分、(79±29)分、(68±28)分、(72±23)分、(61±24)分。两组患者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0,0.26,1.56,0.49,0.43,0.20,0.43,0.09,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③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患者EORTC-QLQ-STO22的症状量表评估中,吞咽困难、胸痛或腹痛、胃食管反流、进食障碍、焦虑、口干、味觉障碍、外形困扰、脱发评分分别为11分(6分,20分)、13分(4分,22分)、9分(4分,21分)、11分(7分,20分)、23分(11分,34分)、24分(10分,31分)、11分(5分,21分)、19分(11分,35分)、11分(6分,25分);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6分(7分,31分)、14分(6分,22分)、7分(5分,16分)、11分(6分,20分)、22分(13分,29分)、28分(12分,33分)、9分(5分,17分)、20分(10分,25分)、13分(5分,23分)。两组患者胸痛或腹痛、胃食管反流、进食障碍、焦虑、口干、味觉障碍、外形困扰、脱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1,-0.01,0.99,-0.03,0.52,0.46,-0.20,0.44,P>0.05);两组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5)。④亚组分析:倾向评分匹配后改良组和传统组患者EORTC-QLQ-C30症状量表中疼痛项目疼痛感觉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49、24、4、1例和43、9、14、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9,P<0.05)。(5)Later-cut Overlap吻合术的学习曲线:100例改良组患者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的累积和曲线图分析显示:曲线在第33例时出现拐点,将1~33例设为学习期、34~100例设为学成期。学习期患者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216±60)min、(28±10)min、70 mL(10~204 mL),(41±17)枚、(4.5±0.9)d、(5.0±0.8)d、(11.1±4.3)d、68 722元(52 312~94 943元);学成期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89±51)min、(23±8)min,65 mL(5~200 mL)、(43±16)枚、(4.4±1.0)d、(5.3±1.1)d、(10.6±6.8)d、67 380元(49 289~92 732元);两者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2.87,P<0.05);两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7,t=0.69,0.49,1.39,0.39,Z=0.69,P>0.05)。结论Later-cut Overlap吻合是一种可学习的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该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术后进食梗阻和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 Overlap吻合 生命质量 学习曲线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早期溶栓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介入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再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舒末径、左室射血数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数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相比急诊早期溶栓治疗,再灌注成功率更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早期溶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四肢主要动脉损伤修复术后早期肢体血运的术前危险因素,以期为预防动脉修复术后发生肢体血运障碍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收治的139例(140侧肢体)四肢主要动脉损伤伴肢端缺血患者资料。男112例,女27例;中位年龄为30(20,44)岁。以术后患肢早期(48 h内)是否发生血运障碍为主要结局指标,将患者性别、年龄、缺血时间、损伤机制、损伤部位、是否伴发骨折、软组织损伤情况、手术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P<0.1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4侧(31.4%,44/140)肢体在术后48 h内发生血运障碍。术后肢体发生血运障碍与未发生血运障碍患者的损伤机制、缺血时间、是否伴发骨折、软组织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钝性伤(OR=5.639,95%CI:1.068~29.761,P=0.042)和周围软组织缺损(OR=12.568,95%CI:3.402~46.431,P<0.001)是四肢主要动脉损伤修复术后早期肢体发生血运障碍的术前危险因素。结论钝性伤和周围软组织缺损是四肢主要动脉损伤修复术后早期肢体发生血运障碍的术前危险因素,在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时应重点关注。

  • 标签: 四肢 动脉损伤 肢体缺血 损伤机制 软组织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有哪些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患者 100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组对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一组对照组对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急性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