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各34例。展开组间对比。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性鼓膜穿孔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7例。根据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是否出现再出血症状分为两组,即再出血组18例,非再出血组7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97例aSAH术前患者中18例发生再出血,发生率为18.56%(18/97)。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 )、Hunt-Hess(Ⅱ、Ⅲ、Ⅳ、Ⅴ级)、Fisher分级(Ⅲ、Ⅳ级)、有颅内血肿、动脉瘤部位(后循环)、动脉瘤长径(≥10mm)、形状(不规则)、存在子囊是独立危险因素(OR=2.542、5.772、4.438、2.908、2.070、2.161、2.150、2.023,P=0.017、0.001、0.001、0.001、0.009、0.006、0.007、0.011)。结论收缩压≥160 mmHg、Hunt-Hess Ⅱ~Ⅴ级、Fisher Ⅲ~Ⅳ级、有颅内血肿、动脉瘤位于后循环、动脉瘤长径≥10 mm、形状不规则、存在子囊是aSAH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出血 血管内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六步癌症告知模型(SPIKES)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SPIKES对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erth希望量表(HHI)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HAMA(13.84±3.04)、HAMD(15.87±2.1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79、7.232;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HHI总分(34.53±9.25)分,QLQ-C30量表整体生活质量评分(7.24±2.6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50、3.641;P<0.05)。结论开展SPIKES对肺癌患者护理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希望指数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六步癌症告知模型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其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HFMD患儿粪便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通过与人类肠道病毒比较,对分离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基因重组分析。结果自重症HFMD患儿粪便标本中成功分离到1株柯萨奇病毒A组2型(coxsackievirus A group 2 type, CoV-A2),命名为CoV-A2 SD17-430,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属于D2基因型。SD17-430衣壳蛋白编码区与CoV-A2国际原始株同源性高,在非结构蛋白编码区与CoV-A4(MH086949)和CoV-A14(KP036482)同源性高。结论与原始毒株相比,CoV-A2 SD17-430株发生了较大程度的遗传变异,其进化过程中可能与多个A组肠道病毒发生了基因重组。应继续加强对HFMD病原的全面监测,以便进一步了解其病原谱变化,为制定更有效的HFMD防控策略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柯萨奇病毒A组2型 手足口病 病毒分离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认知功能的变化,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保健所收治的3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阿尔茨海默病组,男21例,女15例,(65.85±7.13)岁,年龄范围为57~73岁;选取同期收治的3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6.26±5.18)岁,年龄范围为60~72岁;另选取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65.32±6.14)岁,年龄范围为56~72岁。比较三组纳入者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评分、具体认知功能及血清中的ALP、ALT、肌酐、HDL-C水平。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MMSE评分[(15.27±3.83)分]、BSSD评分[(16.21±3.07)分]低于健康组[(29.97±7.17)分、(66.85±1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3,P<0.001)。脑梗死组BSSD评分[(27.26±6.81)分]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52,P<0.001)。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的言语理解、地点定向、短程记忆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梗死组患者的言语理解、短程记忆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阿尔茨海默病组和脑梗死组的ALP[(78.29±6.28)U/L、(80.37±8.21)U/L]、HDL-C[(2.24±0.07)μmol/L、(2.53±0.81)μmol/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72.38±9.61)U/L、(1.21±0.9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联合评估认知功能及血清学检测,可尽早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腔隙性脑梗死进行诊断,阻止症状加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腔隙性脑梗死 碱性磷酸酶 谷丙转氨酶 肌酐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 50 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25 例和参照组 25 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护理 后,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 96% 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60% ,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 x 2 =5.0935,4.878; p 均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预见性护理 不良反应 治疗依从性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