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提高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方法总结我科2007年6月到2009年8月脑梗死患者护理资料。通过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对病人所产生的问题如头痛、焦虑、恐惧、肢体废用等重要护理问题进行全面干预,使病人顺利康复。结果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肢体功能、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54例患者经我科精心护理顺利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心理疾患,肢体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确定护理目标对疾病细致全面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疾苦,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心理护理 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治疗以及预防。方法观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研究发病机制。结论抗血小板凝集剂对于于脑梗死治疗效果良好,但是患者在治愈后也应注意预防和保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到2009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体检患者100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吸烟喝酒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吸烟喝酒五种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所有腔脑梗死患者中年龄≥55岁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大于年龄<55岁患者。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以及吸烟喝酒五种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注意控制以上基础疾病,有利于控制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预测因素及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8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8例脑梗死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非常满意18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2.9%。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病情动态变化,调整护理计划、改进方法,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对症护理 药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Lacunarcerebralinfarction,L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1例LI的临床资料。结果梗死部位基底节区多见,发病年龄60-79岁为多,约占68.5%,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史106例,糖尿病史46例,冠心病69例,高血脂85例,房颤14例,TIA21例,吸烟78例,饮酒60例。结论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吸烟与饮酒。高血压是LI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收集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脑梗死患者146例,并对其危险因素和梗死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76.0%)和糖尿病(29.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56.2%)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8.9%)在脑梗死中也较多见。脑梗死以基底节为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后循环脑梗死相关高(HR=2.552,95%CI0.05~1.3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循环脑梗死相关高(HR=2.645,95%CI0.76~17.9);心源性疾病可能是后循环脑梗死的原因之一(HR=1.401,95%CI0.08~1.83)。结论老年脑梗死进行二级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仍是干预重点。

  • 标签: 脑梗死 脑缺血 高血压 糖尿病 小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现代脑梗死(LI)的概念始于20世纪50至70年代,Fisher通过一系列细致的病理研究提出了“假说”。随着头颅CT/MRI影像技术及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的临床应用,LI又兼具影像和病因分型意义。因此,LI从最初病理学的诊断,到现在具有临床、影像、病因的多重身份,概念及内涵大大超出了最初的病理学含义,造成了目前名词的混乱和临床不同场合的滥用。文中将从LI的历史病理概念出发,系统综述LI的相关术语及概念演变过程,并对LI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定义提出展望,以期为LI的规范化使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假说 脑小血管病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梗死好发部位及易患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偏瘫,在所有患者中占比重最大;影像学检查方面,具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病灶部位基本都位于基底节区,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病灶部位则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以外的脑实质;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在其他伴发症状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高血压49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21例,冠心病51例,其他合并症7例。结论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运动偏瘫为主,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而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结果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易患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影像学检查 临床依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配合灯盏花素静滴改善脑部血供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泉州市中医院内一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本文观察的60例患者经采用法舒地尔配合灯盏花素静滴治疗后基本痊愈5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采用法舒地尔配合灯盏花素静滴治疗脑梗死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法舒地尔 灯盏花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观察CT与MRI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均给予CT与MRI检查,目的是检查脑部病变情况,检查结束后将6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辐射量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CT检查的患者中梗死病灶24例,直径范围在1.5cm以内。接受MRI检查的患者中梗死病灶180例,大部分为微小病灶。6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受到的辐射量伤害、满意度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在诊断早期脑梗死方面的发现率显著高于CT检查的发现率,且目前为止研究尚未发现MRI会给患者造成任何辐射损害,但MRI的价格较CT高。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价值 检出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13-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使用数字抽取法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成各有3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7.15±9.24)分和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上给予疏血通进行治疗,可有改善其神经功能。

  • 标签: 疏血通 腔隙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 简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我们特开设“名医专栏”,通过专家的角度来普及-些生活中的医疗、健康知识,并且提供一些医疗专家资讯,为广大读者建立权威的、科学的、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交流平台.同时,也欢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来稿.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常见病 老年人 医疗专家 健康知识 医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