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序预测模型中的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和自回归(AR)模型在预测广州市急救调度日出车数量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广州市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急救调度出车记录分析计算日出车数量时间序列,对该序列进行时序预测模型辨识,得到ARIMA(1,1,1)、AR(4)以及AR(7)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对日出车数量做出预测拟合。ARIMA(1,1,1)模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参数运算采用Prony方法,预测拟合未来的出车数量;AR(4)和AR(7)模型采用均匀系数,预测当天出车数量。结果ARIMA(1,1,1)、AR(4)以及AR(7)都可以实现对日出车数量的有效预测,ARIMA(1,1,1)的预测拟合误差随着预测时间的延长下降。两个月内的急救调度日出车量预测拟合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低于6%,结果基本都位于95%置信区间内,利用模型的残差分析验证了模型显著有效。结论ARIMA模型可以对两个月内的急救调度日出车量做长期预测拟合,AR模型可以对急救调度日出车量做短期有效预测

  • 标签: 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自回归模型 预测 急救调度 Matlab仿真
  • 简介:近期,理论界对所谓“普世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现将其中的重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价值观是有阶级性和历史性的,抽象的所谓“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清华大学教授冯虞章在《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一文中指出,在历史和道德领域不存在“普世价值”,侈谈“普世价值”是没有根据、也站不住脚的。

  • 标签: 普世价值 观点综述 大学教授 历史性 理论界 阶级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两周的临床护理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较高、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较少以及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疑似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ECG)检查,定时记录心电图。定时记录患者情况,评估患者情况。结果:DCG组在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ECG组(P<0.05)。DCG组在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敏感性均高于ECG组(P<0.05)。DCG组在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特异性均高于ECG组(P<0.05)。结论: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