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三尚一论”(zhanggsumblonbzhi)语出《贤者喜宴》一书。日本山口瑞凤以为“三尚一论”实为吐蕃赞普墀松德赞时期的体制。其余学者对“三尚一论”并未质疑,均认系唐代吐蕃的政治体制。作者指出,《贤者喜宴》虽为教法史料中最为可信的一部书,但所载吐蕃相关史事,仍未脱教法史料的通病,亦即必须与吐蕃文献史料以及汉文史料相互印证对勘,方能确证其记载是否详实。作者从吐蕃宰相制度的角度论证“三尚一论”可能从未在吐蕃实施,并由敦煌文献《吐蕃大事纪年》以及P.T.1071《狩猎伤人赔偿律》之记载重新解释《贤者喜宴》所载的zhanggsumblondangbzhi等,考证“三尚一论”是否符合史实的记载。

  • 标签: 吐蕃 三尚一论 众相制 唐代
  • 简介:唐代吐蕃的宰相制度,是吐蕃官制中最具变化和代表性,且影响吐蕃王朝最深者。吐蕃王朝的宰相制度,历经四变:其一为独相制;其二为众相制;其三为僧相制;其四为回复众相制。其中众相制的推动与实施,对吐蕃王朝影响极其深远,包括确保了悉补野氏政权的祚命,稳定了当时吐蕃的政局,阻绝了臣下太阿倒持的现象,赞普重新站上了国家最高领导者的位置,也使得赞普王室手中多了操控吐蕃政治与吐蕃氏族生态的利器。文章以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大事纪年》及吐蕃碑刻铭文为主要史料,勾勒出吐蕃众相制的部分轮廓,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包括众相的官衔、员额、任期、职权以及众相是为大论的候补入选等,认为吐蕃成功地师法唐朝的众相体制,且深得众相制的精髓,再次证明了唐蕃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 标签: 吐蕃 政治制度 宰相制度 众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