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高尔基曾经说过,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而基于教育的立场,我愿意一再强调: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作为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的上述预言显然不是主张美学在未来取代伦理学。他的意思非常明确:伦理要真正变成自由、有效的实践,就必须具有审美的气质。与高尔基异曲同工的另外一个表达则来自德国美学家席勒。席勒

  • 标签: 席勒 德国美学家 教育工作者 德育美学观 立美 教育生活
  • 简介: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的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国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 标签: 劳动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 培养 学习生活 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
  • 简介:教育学和德育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基础问题刍议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一赫尔巴特以前的教育学主要是处于“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阶段[1]。在这一漫长历史阶段中,虽然教育学的前科学史料汗牛充栋,但是由于人类整体文明的制约,作为科学体系形态的教育学尚未出现。如果...

  • 标签: 教育学 研究对象 学科基础 德育论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 简介:人生信仰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教育的应有关切是生命教育的两大问题。人生信仰可以帮助个体珍惜身体、诗化生活和升华生命。在考虑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关切生命教育的意义本质及符合生命教育本质的活泼形式,反对“放养”式、“饲养”式和“圈养”式的生命教育。

  • 标签: 人生信仰 生命意义 生命教育
  • 简介:1.在中国,“德育实效低下”的局面一直无法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德育的强制灌输模式。事实上强制灌输模式的无效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等保留较多灌输痕迹的东方国家中也都有明显的表现。因此专门、专业的对策意味着我们必须找寻一种坚持价值引导但又不回到强制灌输老路上去的德育模式。而借鉴美学精神与方法,

  • 标签: 欣赏型德育 模式建构 德育实效 东方国家 德育模式 价值引导
  • 简介: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榜样的认定问题(谁的榜样);另一类是榜样的呈现问题(谁是榜样)。不注意“谁的榜样”这个问题很容易出现两个结果:第一。成年人认为绝对应该成为楷模的榜样,并不被学生认可。第二,成年人试图单方面将榜样推荐给学生.但是自己却并不准备和学生一起去效仿和学习。

  • 标签: 榜样教育 认定问题 成年人 学生 学习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与教育课题,正在逐步重新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视野。这是中国社会与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对于公民教育的认识并不相同。因此基于当代中国的现实,讨论公民教育的时候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价值立场、秉承什么样的方法论,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方面:首先,公民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其次,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具有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质,应当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最后,学校公民教育应与和谐社会生活同步建设,反对狭隘的公民教育理念。

  • 标签: 学校公民教育 应当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
  • 简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在所有教师都服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目的、承担普遍的德育责任的前提下,有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更多、更集中地从事特定的德育工作的思路是可取的,也符合世界德育发展的大趋势。第二,教师的德育专业化的第一步,即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

  • 标签: 德育教师 专业化 教育目的 教育任务 品德发展 德育工作
  • 简介:德育对美育所具有的辅助作用首先表现为德育通过对审美主体的原创性状态、原创性的活动的改造去促进美育.同时道德因素不仅影响美育目标的构成,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成为美育活动的内容本身.德育对美育的目标(人格建设)、内容(道德美育)、实践(行为美育)等美育过程内部环节也存在重要影响.德育对美育作用的解释必须特别注意分寸,否则就会出现将美育活动德育化或用德育取代美育从而葬送美育也葬送德育的后果.

  • 标签: 原创性状态 人格目标 道德美育 行为美育
  • 简介:美育三议题檀传宝一、美育概念的定义什么是“美育”?就像问什么是“物质”一样,人们对最基本概念的界定永远都只存在于回答的过程之中。教育理论界关于美育的定义颇多,但归纳起来首先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狭义美育,其极端形式为“艺术教育”,其一般形式为“...

  • 标签: 以美育代宗教说 美育功能 蔡元培 美育概念 教育的美学精神 直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