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营养支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ERAS)在临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53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基于营养支持的ERAS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血红蛋白、白蛋白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且乙组增加效果更为显著(P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营养支持 ER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小脑幕裂孔疝患者继发枕叶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后急性小脑幕裂孔疝患者。对枕叶梗死组与非枕叶梗死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继发枕叶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0例小脑幕裂孔疝患者,男性127例(84.7%),女性23例(15.3%);中位年龄37岁(四分位数间距19~55岁,范围7~84岁);基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7.41±0.16)分。34例(22.7%)患者术后继发枕叶梗死。枕叶梗死组术前休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术前瞳孔情况、脑疝持续时间、环池显影程度、中线偏移程度、血肿类型以及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程度与非枕叶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程度[优势比(odds ratio, OR)1.66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36~2.076;P<0.001]、术前休克(OR 53.191,95% CI 6.724~420.748;P<0.001)以及环池显影程度(OR 32.108,95% CI 5.155~200.00;P<0.001)为急性小脑幕裂孔疝患者发生枕叶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脑后动脉P2段移位程度、术前休克和环池显影程度是颅脑外伤并发小脑幕裂孔疝患者继发枕叶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大脑后动脉P2段以远血管在脑疝后被延展牵拉形成的急性机械性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继发枕叶梗死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术前休克导致的全脑缺氧内环境对后期枕叶梗死形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环池显影程度则可能是术后枕叶梗死形成的良好临床预警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枕叶 脑疝 脑损伤,创伤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营养膳食护理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接收的老年骨折手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营养膳食护理,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营养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各项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性显示(P

  • 标签: 老年骨折 手术 营养膳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及价值。方法:随机筛选我医院接收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模式,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最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各项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价值研究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4年 3月至 2013年 2月 9例应用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男 8例,女 1例,年龄 25~64岁,平均 35 岁,探索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4个月,平均 11个月。 9例内固定失效的病例中,内固定选择失误 3例, 1例可拆卸式聚髌器联接部断裂, 5例出现骨折再移位, 9例中同时负重过早 4例。结论:治疗理念理解不足,聚髌器型号选择不当,手术操作失误及术后过早负重可能是发生聚髌器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充分沟通增加患者依从性和减少医源性因素是有效避免此类并发症发生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其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变化。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5年2月份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HSS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护理后的HSS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组间对比,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其膝关节功能康复可起到改善作用,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个体化护理干预 膝关节功能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其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变化。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5年2月份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HSS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护理后的HSS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组间对比,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其膝关节功能康复可起到改善作用,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个体化护理干预 膝关节功能康复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