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A-CTP)技术对食蟹猴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选用10只成年食蟹猴,行头颈部CTA-CTP及颅脑MRI检查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或脑血管畸形后,于DSA引导下经右侧股动脉切开并通过微导管于大脑中动脉(MCA)处注入猴自体血栓制备MCAO模型,术中行全脑DSA造影观察模型是否制备成功,并分别于造模后24 h、7 d时行头颈部CTA-CTP扫描明确缺血病灶的位置及脑血流变化,造模后8 d取脑组织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10只食蟹猴中,1只因术前存在脑血管畸形而排除,1只因实验过程中出现脑出血致脑疝死亡,剩余8只MCAO模型制备成功,术中DSA正位造影显示右侧MCA M1段及远端血管分支显影不良;造模后24 h及7 d时颅脑CT平扫显示右侧MCA供血区出现明显的缺血病灶,术后7 d时梗死范围较24 h更明显;CTA检查显示右侧MCA M1段出现明显的血流中断,远端血管显影不良,7 d时梗死侧远端血管分支较24 h时减少;CTP扫描显示右侧大脑的脑血容量与对侧相比明显减少,其下降区域与MCA供血区一致,7 d时梗死核心区及半暗带区范围均较24 h时增大;TTC染色显示脑片上缺血病灶呈灰白色,累及多层,范围与DSA造影及CT影像检查所示梗死部位大致吻合。结论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A-CTP技术对MCAO动物模型的影像学表现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 标签: 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 大脑中动脉闭塞 食蟹猴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对多发性急性脑梗死(acute multi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AMCI)患者Trousseau综合征(Trousseau syndrome, T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经临床诊断为AMCI的病例。对TS-AMCI患者和非TS-AMCI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S-AMC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NLR对TS-AMCI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59例AMCI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16例,年龄(64.9±14.0)岁。TS-AMCI组16例,非TS-AMCI组43例。TS-AMCI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患者构成比均显著低于非TS-AMCI组(P均<0.05),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TS-AMCI组(P<0.05)。TS-AMCI组双侧梗死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TS-AMCI组(P<0.001)。TS-AMCI组D-二聚体、N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非TS-AMCI组(P均<0.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非TS-AMCI组(P均<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NLR是TS-AMCI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 OR)2.89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70~6.527;P=0.011],而高血红蛋白与TS-AMCI呈独立负相关(OR 0.839,95% CI 0.723~0.975;P=0.022)。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TS-AM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95% CI 0.831~0.979;P<0.001),当NLR截断值为4.01时,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744,此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4.42%。结论NLR对TS-AMC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大脑梗死 肿瘤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栓形成 栓塞 弥散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冠状动脉周围(简称冠周)脂肪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非钙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1例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CTA检出206例(355支)冠状动脉有非钙化斑块,255例(510支)冠状动脉未见异常。于CT平扫[钙化积分(CCS)序列]图像对冠周脂肪进行感兴趣区(ROI)勾画。选取距冠状动脉开口处10 mm起始的长为40 mm的冠状动脉进行冠状动脉ROI勾画并自动生成冠周脂肪ROI,随后进行冠周脂肪衰减指数(FAI)以及影像组学参数的提取。将865支冠状动脉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606)和测试组(n=259)并进行组学建模,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FAI值以及组学模型对于非钙化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从基于平扫的冠周脂肪的图像中共提取1 692个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筛选后,筛选出14个特征用于影像组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在测试组中鉴别非钙化斑块患者和冠状动脉未见异常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0.3%、63.2%、75.2%和0.75。结论基于平扫冠周脂肪影像组学模型对非钙化斑块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冠状动脉 钙化积分 脂肪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直方图参数在鉴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稳定性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8年苏州九龙医院的93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A图像。其中39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54例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稳定性冠心病组)。在狭窄冠脉周围勾画感兴趣区(ROI),取CT值范围为-190~-30 HU以剔除非脂肪组织。测量剔除非脂肪后的ROI的CT值,行直方图分析,所获参数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和第5百分位数、第10百分位数、第45百分位数、第55百分位数、第70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比较两组之间的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随后基于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参数鉴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的价值,并用逐步后退式的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进行特征筛选并构建最终的预测模型,绘制最终模型的ROC曲线并分析其价值。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与稳定性冠心病组间平均值、中位数和第5、10、45、55、70、95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中位数和第95百分位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73。通过多元逻辑回归构建的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9.1%,曲线下面积为0.90。结论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直方图分析在鉴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脂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