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7年5月—2018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53 185例行心脏CT检查资料中。纳入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患者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25~79岁。患者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双源CT进行扫描,对CT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在CT重建图像上观察心大静脉的走行及异常引流的位置,测量心大静脉的长度,心大静脉异常引流汇入上腔静脉处(汇入点)和左心房入口处(入口处)的直径及CT值,以及冠状静脉窦的直径;观察有无合并心脏畸形。结果28例患者中,心大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19例,引流入心房9例(左心房7例、右心房2例)。心大静脉引流入上腔静脉19例患者,心大静脉的长度为17~26 mm,汇入点距离上腔静脉左心房入口处的距离为1~8 mm,汇入点的直径为2.5~4 mm,入口处的CT值为20~60 HU,冠状静脉窦的直径为2.5~5 mm;其中合并的心脏畸形包括室间隔膜部缺损1例。心大静脉异常引流入心房9例患者,其中引流入左心房前壁者6例、右心房顶部靠近房间隔处2例、左心房左侧壁者1例;心大静脉的长度为15~36 mm,入口处的直径为2.8~4.5 mm,入口处的CT值为400~600 HU,冠状静脉窦的直径为2.5~5 mm;其中合并心脏畸形包括无顶冠状静脉窦2例、卵圆孔未闭1例、冠状动脉瘘1例、右室双出口1例。结论心脏CT检查是发现心大静脉异常引流的有效方法,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 标签: 静脉 心大静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解剖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术前颅内体积参数与术前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术后1年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符合国际iNPH指南诊断标准,并行脑脊液分流术的患者2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并于术前及术后1年门诊复诊采用一致的临床症状指标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3 m计时起立行走试验(TU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查(MMSE)、日本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分级评分(iNPHGS)与改良Rankin量表(mRS)。测量患者术前头颅影像资料中的脑室体积、脑实质体积、脑室外脑脊液体积、颅内容积,并计算相对脑室体积、脑实质比、脑室外脑脊液比、脑室内外脑脊液比,同时测量所有患者术前的Evans指数。结果iNPH患者术后无论是步态、认知功能还是排尿功能的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均P<0.05)。患者术前颅内体积参数(相对脑室体积、脑实质比、脑室外脑脊液比、脑室内外脑脊液比)、Evans指数与术前步态、认知功能及排尿功能的严重程度以及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分流术后1年随访点,mRS(17例比4例)、TUG(18例比3例)、MMSE(10例比11例)以及iNPHGS(17例比4例)有改善患者与无改善患者比较颅内体积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流手术可以使iNPH患者步态、认知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碍等症状得到改善,但iNPH患者术前颅内体积参数(相对脑室体积、脑实质比、脑室外脑脊液比、脑室内外脑脊液比)、Evans指数与术前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术后1年症状改善程度无相关性,无法用于预测分流手术是否可以改善特定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脑积水,正常压力 脑室 脑脊髓液分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