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1949年甲状腺素钠盐合成以来,人工合成的甲状腺激素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治疗已经有70年历史。这些年中,甲状腺激素制剂从干甲状腺提取物到左甲状腺素钠(L-T4),L-T4制剂的质量标准从宽到窄,临床应用上L-T4剂量越来越个体化,L-T4/L-T3联合治疗也有了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回顾和分析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围绕甲状腺激素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发展历史展开综述。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 左甲状腺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直径≥2 c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之间临床病理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直径≤9 cm PTC患者(n=1 404)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PTMC组和直径≥2 cm PTC组,直径≥2 cm PTC再以4 cm为界分为2个亚组,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肿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 404例,其中PTMC组1 001例(71.3%),直径≥2 cm PTC组403例(28.7%),中位随访时间为43.00(8.00~94.00)个月,2组在性别、年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双叶、多灶性、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腺体外浸润、体重指数、术后死亡、术后复发及131I治疗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MC组、2 cm≤直径≤4 cm PTC组、4 cm<直径≤9 cm PTC组在年龄、血清TSH水平、双叶、多灶性、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腺体外浸润、术后复发及131I治疗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TM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减小、肿瘤直径增大、双叶、多灶性和腺体外浸润;影响2 cm≤直径≤4 cm 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包括年龄减小和腺体外浸润;影响PTMC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腺体外浸润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2 cm≤直径≤4 cm PTC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年龄增加和肿瘤直径增大。(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肿瘤直径增大是PTM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45岁是2 cm≤直径≤4 cm 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增大是2 cm≤直径≤4 cm PT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MC和直径≥2 cm PTC临床病理特点差异明显,年龄<45岁、肿瘤直径增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尿碘浓度(UIC)/尿肌酐(UCr)比值评价妊娠早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的参考区间。方法在5 609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无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疾病和药物应用史的妊娠早期妇女中,确定UIC/UCr比值的参考区间,然后在7 514名妊娠早期妇女中验证该参考区间的可靠性。结果以UIC/UCr比值在75~149 μg/g作为参考区间,在参考区间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Tg)的水平均较低,整体呈现近似U型分布。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抗体阳性率和Tg>40 μg/L的比例在参考区间内最低,在该区间两侧则较高。结论碘充足地区妊娠早期妇女UIC/UCr比值的参考区间为75~149 μg/g,是合理的碘营养状态。

  • 标签: 妊娠早期 碘营养 尿碘/尿肌酐比值 尿碘 尿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