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脑肿瘤患者并发的风险因素及开展护理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88例均为脑肿瘤术后患者,入组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44)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44)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针对脑肿瘤术后患者可能的并发风险因素开展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的发生概率,保证护理效果。

  • 标签: 脑肿瘤 术后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手术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160例进行研究,按照肝功能受损程度分为轻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例数分别为60例、45例、5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和丙谷转氨酶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显著,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各项数值也随之增加。重度胆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以上指标数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功能损害 急性胆石性胆囊炎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焦虑、抑郁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焦虑、抑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各为40人。观察组采用米氮平治疗,研究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为(10.5±1.6)分,HAMA评分为(8.5±1.1)分,与观察组的(15.5±2.9)分、(11.8±1.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抑郁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控制,稳定病情,且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同时能够广泛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结肠镜检查术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血红蛋白下降。该患者结肠镜检查前无外伤手术史,经腹部CT平扫及造影检查,最终考虑为结肠镜检查期间肠系膜静脉及其分支被牵拉并撕裂,导致腹腔出血。患者经内科对症处理后,顺利出院。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腹腔积血 肠系膜静脉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氮平用于维持性精神分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维持性精神分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将60例患者共分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进行治疗,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观察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实验组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3.33%)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氮平的治疗方案,能够对维持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良好的治疗,且稳定病情,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够积极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同时能够广泛应用。

  • 标签: 维持性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以及1d血糖等指标。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硬膜外麻醉比全身麻醉可以更有效降低手术对血糖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外科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国肝癌分期(CNLC)肝癌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及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单一治疗组收治的行肝癌根治术的549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462例(84.2%),女性87例(15.8%);中位年龄57岁(范围:21~84岁)。观察患者的术前变量、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等。采用门诊与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过程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549例HCC患者中,CNLC Ⅰa期200例(36.4%),CNLC Ⅰb 期148例(27.0%),CNLC Ⅱa期49例(8.9%),CNLC Ⅱb期32 例(5.8%),CNLC Ⅲa期101例(18.4%),CNLC Ⅲb期19例(3.5%)。患者1、3、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8%、69.0%、54.2%、37.7%,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1.0%、44.2%、36.0%。CNLC Ⅰa期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3%、90.6%、80.5%和83.9%、65.0%、54.0%;CNLC Ⅰb期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9%、71.0%、47.7%和58.4%、42.3%、33.4%;CNLC Ⅱa和Ⅱb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Ⅱa期:37.2%,Ⅱb期:44.3%)与CNLC Ⅰb期类似。CNLC Ⅲb期患者 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3%、13.2%、0和23.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状、术前甲胎蛋白水平、术前总蛋白水平、术前AST水平、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出血量、术中或术后输血、术后并发、肿瘤最大径和数目、微血管侵犯、大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是HCC患者长期生存(≥5年)的预后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ST水平、术中出血量、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级是HCC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不同CNLC的HCC患者具有不同的复发模式及预后。经过严格术前评估的CNLC Ⅱa~Ⅲb期HCC患者可从外科根治切除术中获得生存获益。术前AST水平、术中出血量、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HCC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分期 中国肝癌分期 预后 复发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采用补肾中药治疗对其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行肩袖损伤修补术的患者,平均分成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肾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以及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明显,ASES、Constant-Murley以及UCLA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提高程度更明显;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较对照组患者要高;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腱骨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采用补肾中药治疗可促进其腱骨愈合,尽早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肩袖损伤修补术 腱骨愈合 补肾中药 肩关节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进行髋部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4例患者。这168例患者均进行髋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法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全身麻醉法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的各项临床指标、术中出现疼痛的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全身麻醉法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的疼痛感,腰硬联合麻醉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这说明,腰硬联合麻醉法和静脉全身麻醉法在老年患者进行髋部手术中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法 静脉全身麻醉法 老年 髋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因为训练上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治疗中应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因为训练伤引起腰椎间盘症状而在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一组患者3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在因训练伤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病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中频治疗与Β-七叶皂苷钠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保守方法 训练伤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应用二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病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保守性及致病性预测,并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男,4个月11天,临床表现发育迟缓,四肢肌力低,基因检测示患儿TNPO3基因存在c.1432C>T,为新发现的变异,母亲为携带者。该变异为无义变异,造成蛋白翻译的提前终止,生物学软件预测其具有致病性。结论TNPO3基因的c.1432C>T变异引起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F,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这是国内首例病例报道,该病例的发现丰富了TNPO3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1F 肌无力 KDM5C基因 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B超引导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外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拟进行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对照组)和B超引导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比简易智力量表评分(MMSE)、炎症因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MMSE以及外周血IL-6、TNF-α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天研究组MMSE高于对照组,外周血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B超引导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后的老年前列腺电切患者,近期MMSE评分升高,外周血炎性因子IL-6、TNF-α的水平降低。

  • 标签: 麻醉 前列腺增生 认知功能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