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厂家麦芽糖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分别在25±2℃和5±3℃保存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取样检测,进行质量可比性研究,研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观、可见异物检查、渗透压摩尔浓度、pH值、蛋白质含量、纯度、麦芽糖含量、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KA)、无菌检查、热原检查等。结果: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各项指标均合格,A、B厂家麦芽糖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产品在25±2℃和5±3℃放置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质量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B厂家生产的麦芽糖均可用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生产。

  • 标签: 麦芽糖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质量可比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中选取60例,对3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分别进行阿司匹林单一治疗和阿司匹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儿童川崎病,能快速减轻患儿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人免疫球蛋白 川崎病 静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试验探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损害CD8+T细胞的线粒体代谢功能影响嵌合抗原受体的T淋巴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modified T cells,CAR-T)的效能。方法将培养得到的CAR-T细胞和CD8+T细胞作为正常组,感染组为加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进行侵染的CAR-T细胞和CD8+T细胞。采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CAR-T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Bcl-2、cleaved-caspase-3和Bax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0的变化;使用Pierce BCA蛋白检测试剂盒测定蛋白质浓度;化学发光发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组CAR-T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感染组CAR-T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8±0.16)%比(7.06±0.74)%,χ2=5.674,P<0.05]。感染组的Bax和cleaved-PARP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Bcl-2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51±0.01)%比(1.07±0.01)%,(2.34±0.05)%比(1.36±0.04)%,(0.66±0.02)%比(1.17±0.02)%,χ2值分别为298.838,26.509和31.231,P值均<0.05]。感染组的IL-6、TNF-α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IL-10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7.69±21.07)ng/L比(43.25±5.36)ng/L,(65.12±15.75)ng/L比(33.14±5.23)ng/L,(16.02±1.69)ng/L比(24.33±2.33)ng/L,t值分别为3.54,3.338和4.988,P值均<0.05]。感染组的ATP和总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15±0.03)μmol/g比(0.32±0.06)μmol/g,(12.46±2.74)μmol/L比(25.97±3.49)μmol/L, t值分别为4.389和5.274,P值均<0.05]。感染组的MDA含量高于正常组,GSH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4±0.23)μmol/L比(1.34±0.21)μmol/L,1.07±0.17)pg/mg比(5.23±0.36)pg/mg,t值分别为2.781和18.098,P值均<0.05]。感染组CD8+T细胞线粒体基因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62±0.03)%比(1.01±0.06)%, χ2=10.070,P<0.05]。结论离体状态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通过损害CD8+T细胞的线粒体代谢功能促进CAR-T细胞的凋亡。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CD8+T细胞 线粒体 嵌合抗原受体的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抗神经束蛋白186(NF186)抗体介导的急性免疫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根病(AISP)的临床特征,以加强对AISP/慢性免疫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根病(CISP)的认识。方法总结2021年12月收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1例NF186抗体阳性AISP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既往文献报道的AISP/CISP患者进行系统回顾。结果患者为62岁男性,表现为急性起病的感觉性共济失调,血清中抗NF186抗体阳性(1∶32),体感诱发电位(SEP)脊髓电位和皮质电位均未记录到反应。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SEP均显著改善,目前停药2个月,未复发。经复习文献,目前报道的资料完整的AISP、CISP病例共23例(包括本例),发病年龄(54.7±17.7)岁,男女比例1.88∶1。3例患者为急性起病,归类于AISP。95.7%(22/23)的患者表现为不伴肢体无力的感觉性共济失调,95.0%(19/20)的患者SEP检查结果显示皮质电位潜伏期延长甚至未记录到反应,95.5%(21/2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脊液蛋白升高,神经根增粗或者异常强化并不常见;10例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效。筛查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或郎飞结区-结旁区相关抗体的AISP/CISP文献仅6篇,未见NF186抗体阳性的报道。3例AISP患者均具有CISP/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某些特点,AISP与CISP患者在除起病方式以外的临床特征上无差异。结论抗NF186抗体可以介导AISP,表现为急性起病的感觉性共济失调,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AISP与CISP除起病方式外,二者从临床、电生理、病理、致病抗体方面均难以区分,因此二者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 标签: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自身免疫疾病 脱髓鞘疾病 郎飞结 神经束蛋白186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局部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探讨免疫细胞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通过R、SPSS软件计算两组中22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免疫细胞比例的差异,计算前列腺癌组织中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下载数据集GSE62872,得到样本共424例,包含正常前列腺组织160例、前列腺癌组织264例,每例样本均检测mRNA 20 228个,数据校正后使用反卷积算法得到22种免疫细胞的比例数据,采用P<0.01筛选样本,得到正常前列腺组织63例、前列腺癌组织5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浸润水平较高的免疫细胞包括:CD8+ T细胞[(23.48±6.16)%]、浆细胞[(18.46±5.74)%]、单核细胞[(12.15±3.82)%]、活化的NK细胞[(11.11±2.97)%]。构成比相关系数较大的免疫细胞包括:CD8+ T细胞与未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r=-0.609,P<0.01),M0型巨噬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r=-0.596,P<0.01)。相比于正常组织,M1型巨噬细胞及未活化树突细胞浸润程度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783,P=0.005;Z=-2.129,P=0.033)。结论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以CD8+ T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活化的NK细胞为主,M0型巨噬细胞在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下主要向M2型分化,可能参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为寻找潜在免疫治疗靶点提供新的线索。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免疫,细胞 数据库,核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7受体α抗体对MRL/lpr狼疮小鼠免疫炎症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15只体重15~16 g无特定病原体3~4周龄雌性MRL/lpr小鼠饲养至14周龄,随机分为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IL-7受体α抗体、同型抗体和生理盐水,每周3次,每次100 μg,共4周。18周龄时处死小鼠,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量;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肌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自身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IL-21的表达;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D3、F4/80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囊泡样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和囊泡样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亚群并计数。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比较,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24 h尿蛋白量及血清肌酐、抗双链DNA抗体、γ干扰素、IL-21均降低(均P<0.01),但三组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P>0.05)。与生理盐水组和IL-7受体α同型抗体组比较,IL-7受体α抗体干预组肾脏组织CD3和F4/80阳性浸润细胞减少,Ⅰ/Ⅲ型胶原纤维比值下降(F=41.11,P<0.01);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效应T细胞(CD4+CD25+)比值增高(F=21.64,P<0.01),且外周血和脾脏中Tfr(CD4+CXCR5+Foxp3+)/Tfh(CD4+CXCR5+)比值均升高(F=38.95,P<0.01;F=12.90,P<0.01)。结论IL-7受体α抗体可能通过升高调节性T细胞比例、Tfr/Tfh比值,降低自身抗体如抗双链DNA抗体生成,减少炎性因子生成,从而减轻MRL/lpr狼疮小鼠的免疫炎症和肾脏损害。

  • 标签: 狼疮肾炎 白细胞介素7受体α亚单位 T淋巴细胞,调节性 囊泡样辅助性T细胞 囊泡样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5I粒子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后复发的近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125I粒子植入的食管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后复发的47例患者(男42例,女5例;年龄:47~77岁)资料。125I粒子治疗前后进行CT检查,术后3个月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无效组[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确定最佳界值。结果47例患者中有效组26例(CR 3例,PR 23例),无效组21例(SD 7例,PD 14例)。肿瘤最大径、术后即刻90%大体肿瘤体积接受的剂量(D90)和复发间隔时间是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R)及其95% CI:4.240(1.220~14.737)、0.999(0.999~1.000)和0.989(0.979~1.000), Wald值:5.163、5.043和3.956,均P<0.05]。ROC曲线分析示肿瘤最大径、术后即刻D90和复发间隔时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86和0.838,最佳界值分别为4.85 cm、115.78 Gy和297.5 d。结论125I粒子治疗食管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后复发的近期疗效主要与肿瘤最大径、术后即刻D90和复发间隔时间有关。肿瘤最大径<4.85 cm,术后即刻D90>115.78 Gy,复发间隔时间>297.5 d的患者近期疗效较好。

  • 标签: 食管肿瘤 癌,鳞状细胞 肿瘤转移 淋巴结 肿瘤复发,局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GSTM3TV2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微小RNA(miR)-597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收集的126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癌旁和肝癌组织中GSTM3TV2和miR-597表达水平;在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lncRNA对照组和GSTM3TV2 KD组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和体内异体移植瘤实验检测GSTM3TV2的体内外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GSTM3TV2与miR-597的关系;将miRNA抑制剂转染HepG2细胞,分析其作用机制。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肝癌组织中GSTM3TV2表达水平(2.96±0.3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9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9,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A)值(2.17±0.22)明显高于GSTM3TV2 KD组(1.0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54.82±13.83)个]明显高于GSTM3TV2 KD组[(87.29±10.4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8,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体内成瘤体积[(1 048.45±251.30) mm3]明显大于GSTM3TV2 KD组[(759.49±142.09)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9,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体内肿瘤重量[(1.09±0.21) g]明显高于GSTM3TV2 KD组[(0.61±0.15)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5,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淋巴结转移数量[(15.29±3.39)个]明显多于GSTM3TV2 KD组[(8.22±2.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3,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miR-597是GSTM3TV2的靶基因。lncRNA对照组细胞miR-597表达水平(1.09±0.21)明显低于GSTM3TV2 KD组(2.8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P<0.05)。结论lncRNA GSTM3TV2通过调节miR-597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肝癌 微小RNA 增殖 侵袭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水平、老年常见慢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老年患者4 322例,分析ApoE亚型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分析600例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组321例,健康体检对照组279例)血脂相关生化指标,ApoE基因测定采用基因芯片法。结果ApoE亚型E3最常见为67.1%(2 898/4 322);ApoE亚型在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分布与人群分布水平基本一致,但在神经退行性变的患病人群中,E4亚型的携带率高于E2亚型[(26.4%,152/576)比(12.2%,70/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对照组患者中,携带ε2与ε4等位基因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1.85±2.09)mmol/L比(2.00±1.44)mmol/L、(1.53±1.31)mmol/L比(1.84±1.32)mmol/L(均P<0.05)。三酰甘油(OR=4.360,95%CI:2.150~8.84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86,95%CI:0.307~0.77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321,95%CI:1.020~5.281)及ApoE等位基因(OR=0.335,95%CI:0.210~0.533)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ApoE多态性与老年患者血脂代谢水平有关,遗传因素可能是影响血脂代谢的因素之一,携带ε4等位基因者的血脂异常风险增加,心血管患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风险增加。

  • 标签: 载脂蛋白E 多态性,单核苷酸 血脂异常 脑血管障碍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非高血糖型酮症酸中毒(euDKA)的临床资料。患者于2019年7月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达格列净治疗,2020年6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好转后未停用达格列净。2020年8月25日出现euDKA,治疗好转后停服达格列净,随访至2021年3月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非高血糖型酮症酸中毒(euDKA)的临床资料。患者于2019年7月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达格列净治疗,2020年6月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好转后未停用达格列净。2020年8月25日出现euDKA,治疗好转后停服达格列净,随访至2021年3月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 简介:摘要:死亡在鲁迅的笔下衍生扩展,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死亡是进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鲁迅先生笔下的知识分子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开始变得 心理扭曲,甚至出现负面人格,在社会的压力和自己的妥协中走向了死亡。本文将对孔乙己、陈士成、魏连殳、子君这些知识分子的死亡进行分析。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些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心理状态着手,研究他们死亡的原因。研究可以知道社会价值观对知识分子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在社会价值观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再加上自身性格的缺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死亡。

  • 标签: 知识分子 封建礼教 心理扭曲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心电图有sT-T改变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结果150例患者冠脉造影阳性108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42例,冠脉造影阳性42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22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47例单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19例,61例多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23例。结论根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高,必要时需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门下气管狭窄患者行Montgomery T管植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并分析20例因"声门下气管狭窄"行Montgomery T管植入术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麻醉方法、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等资料。结果狭窄原因:气管插管12例,颈部气管外伤4例,气管内外肿瘤等3例。狭窄程度:Myer-Cotton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7例;9例患者术前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塌陷。所有病例术前行气管切开,术中经硬镜操作,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过程平稳,麻醉通气方式转换顺利。术后出现咳嗽(80%)、咽痛(45%)、发热(45%)、排痰困难(40%)、呼吸困难(25%)、感染(10%)、气道梗阻(5%)和误吸(5%)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均可改善。结论声门下气道狭窄行Montgomery T管植入术时,全凭静脉麻醉能够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和循环;根据手术步骤转换气管切开管、T管、喉罩控制通气或高频通气可保证氧气供应;围术期密切沟通、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

  • 标签: 获得性声门下气管狭窄 气管T管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境空气污染对自身免疫病的影响。方法从EMBASE,Scopus,PubMed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发表的有关环境空气污染与自身免疫病关联的相关文献,检索时段从建库至2019年7月,最终纳入文献24篇。由于各研究间方法学异质性大,遂未进行Meta分析,仅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包括RA 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1例,AS 1例,SLE 3例,儿童起病的SLE(cSLE)3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2例,川崎病4例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ARD)4例。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暴露于PM2.5可能会增加SLE、cSLE、AS、JIA、SARD恶化的风险。长期接触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和二氧化硫会增加患RA的风险。臭氧水平升高会增加川崎病患者住院的风险,而AAV与环境空气污染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环境空气污染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有关。建议未来通过开展更多研究来评估空气污染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同时积极开展空气污染物与自身免疫病的机制研究,达到进行早期预防自身免疫病的目的。

  • 标签: 空气污染 自身免疫疾病 疾病活动性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RD-SCT)治疗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PH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行URD-SCT治疗的PHL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为4岁男性,表现为反复发热、肝脾大,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示PRF1基因突变阳性,确诊PHL,给予嗜血细胞淋巴组织增多症(HLH)-2004方案治疗,达完全缓解。行非血缘HLA10/10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经白消安、依托泊苷、环磷酰胺方案预处理,回输足量外周血干细胞,+14天粒系重建,+24天巨核系重建。+33天查供体细胞嵌合率为100%;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示PRF1基因两种杂合错义突变消失。至2021年5月患儿生存良好。结论URD-SCT治疗PHL有较好效果。

  • 标签: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无关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