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快速增加,尤其是对大型道路、桥梁、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等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多,这给城市的交通安全监管带来了严重的考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状况十分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发生了重大的伤亡事故,因此,城市建设项目的安全状况也并不十分乐观。增加资源和人力,转变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坚持“以安全为先,以预防为本”的原则。

  • 标签: 市政工程 安全管理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岁居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人口学特征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8~64岁19 827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人口经济因素、血生化数据和体格测量数据,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年份各代谢性危险因素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危险因素中,超重和中心性肥胖的整体检出率较高,在2018年分别达到36.41%和39.93%,另外,在3个年份中,危险因素聚集率在2015年最高,2018年稍有下降。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检出率2009-2018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无统计学意义。在APC>0的危险因素中,肥胖和糖尿病的APC较大(APC=5.37%,t=3.26,P=0.190;APC=5.52%,t=7.70,P=0.082),在APC<0的危险因素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APC较大(APC=-6.95%,t=-4.17,P=0.150)。多项log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除LDL-C、TC和hs-CRP外,男性发生其他各代谢性危险因素的风险均高于女性;45~64岁成年人除HDL-C外发生其他危险因素的风险高于18~44岁低年龄组且在高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中更为显著,分别为低年龄组的4.67(95%CI:4.07~5.37)倍和3.73(95%CI:2.91~4.77)倍;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居民发生肥胖、LDL-C边缘升高、高血压、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而发生TG升高和hs-CRP升高的危险性较低,西部地区居民发生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的风险较低。结论在3个年份中,大多数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率在2015年最高,2018年变化不大或稍有下降。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减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 变化趋势 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不同BMI和腰围水平与成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依据《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重新划分肥胖定义,包括非肥胖、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应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不同BMI和腰围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7 030名18~65岁居民,其中一般性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男性16.29%(502/3 082)和42.28%(1 303/3 082);女性14.41%(569/3 948)和37.87%(1 495/3 948);其中复合型肥胖率男、女性分别为14.70%和12.97%。糖尿病患病率为11.28%,其中男、女性复合型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8.98%和22.07%,高于单纯中心性肥胖人群(16.24%,15.26%)和非肥胖人群(9.65%,5.18%)。男性单纯中心性肥胖、复合型肥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1.61(95%CI:1.24~2.08)和2.11(95%CI:1.56~2.86)倍;女性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2.70(95%CI:1.16~6.28)、2.62(95%CI:2.01~3.40)和4.47(95%CI:3.35~5.98)倍。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BMI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间呈近乎线性正关联;腰围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显著正关联,其中女性呈非线性升高(非线性P=0.024)。男性BMI≥22.5 kg/m2、女性BMI≥23.0 kg/m2;男性腰围≥85.0 cm、女性腰围≥80.0 cm时,糖尿病患病风险显著上升。结论复合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BMI处于正常高值、腰围水平处于中心性肥胖前期时,糖尿病患病风险明显上升。

  • 标签: 肥胖 体质指数 腰围 糖尿病,2型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活环境因素对我国儿童青少年BMI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2000、2006、2011和2015年4轮调查中参与调查、且数据完整的7~17岁儿童青少年共6 626人(男性3 473人,女性3 153人)。首先在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中进行环境因素单变量分析,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拟合线性模型进一步筛选环境因素,最后分城乡拟合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的空模型拟合结果对数似然估计值-17 034.68,随机效应似然比检验χ2=483.06,P<0.001;社区分层组内相关系数(ICC)=9.97%,个人和社区水平总ICC=39.38%;三水平模型显示城市模型中城市化指数(β=-0.05,95%CI:-0.09~-0.01,P<0.05)、公园所在位置在本市另一居委会(β=-0.88,95%CI:-1.72~-0.04,P<0.05)、15~17岁组(β=-1.04,95%CI:-1.78~-0.30,P<0.05)与BMI值呈负相关,社区到最近健身房的距离(β=0.12,95%CI:0.02~0.22,P<0.05)、家庭彩电数(β=0.50,95%CI:0.08~0.92,P<0.05)、家长提示电视内容虚构的频率为3~4次/周(β=1.85,95%CI:0.70~3.00,P<0.05)与BMI值呈正相关;农村儿童青少年模型中的城市化指数(β=-0.04,95%CI:-0.07~-0.01,P<0.05)、农村人均收入(β=-7.29e-4,95%CI:-1.00e-3~-6.77e-5,P<0.05)、家长规定看电视的频率≥5次/周(β=-1.29,95%CI:-2.36~-0.21,P<0.05)、脂肪供能比(β=-0.03,95%CI:-0.06~-1.00e-3,P<0.05)与BMI值呈负相关,家长提示电视内容虚构的频率≥5次/周(β=3.01,95%CI:0.03~6.00,P<0.05)、调查时间为2015年(β=4.83,95%CI:1.96~7.69,P<0.05)与BMI值呈正相关。结论环境因素从多水平多方面间接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BMI的变化,城市化指数和农村人均收入对儿童青少年BMI的升高有微弱的保护作用,社区层面需要关注儿童青少年生活环境周边的活动场所的设置,而在家庭中应当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看电视行为。

  • 标签: 体质指数 儿童青少年 环境因素 多水平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15~49岁女性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和聚集性。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分析15~49岁女性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和危险因素聚集的流行特征。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于2005年发布的定义判定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具有≥2项危险因素定义为危险因素聚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 991名15~49岁女性,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存在≥1项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聚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44(47.4%)、464(23.3%)、123(6.2%)、327(16.4%)、1 025(51.5%)、1 501(75.4%)、874(43.9%)。与15~19岁组相比,25~、30~、35~、40~、45~49岁年龄组中心性肥胖和30~、35~、40~、45~49岁年龄组血压升高的危险性较高,25~29岁血糖升高的危险性较低,45~49岁存在≥1项危险因素和聚集的危险性较高。BMI≥24.0 kg/m2者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存在≥1项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分别是BMI 18.5~24.0 kg/m2者的14.16、3.05、2.46、2.49、2.42、9.79、7.39倍。西部地区15~49岁女性血糖升高、TG升高和东部地区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的危险性高于中部地区。未发现收入水平、城乡地区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及聚集存在显著关联。结论年龄、BMI水平和地域分布是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针对危险因素的不良变化采取精确的防控措施。

  • 标签: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9省≥18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的变化趋势及人口经济学差异。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9轮调查的资料,选择≥18岁、具有完整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疾病史、体格测量数据,且职业为"农民、渔民或猎人(农民)"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定义高血压。分析9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8 236人。1991-2015年,9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45岁组农民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较18~44岁组高98%,超重或肥胖的农民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分别是对照组(BMI<24.0 kg/m2)的1.58倍和5.21倍,肥胖的农民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是对照组的5.77倍和7.52倍;文化程度为初中或高中及以上的农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的0.23倍和0.12倍,初中文化程度农民高血压治疗率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的0.30倍。结论1991-2015年我国9省成年农民高血压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知晓率、治疗率尚不理想。高龄、超重及肥胖是农民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对农民高血压的筛查和治疗,尤其要提高不同文化程度和肥胖农民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

  • 标签: 成年农民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人口经济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