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共计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均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80例患者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再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联合检查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对比超声相关特征。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确诊例数为48例,联合检查检出例数为47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3.75%、93.75%、95.74%、90.91%。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二维超声评分、弹性成像评分均高于未转移患者,淋巴结纵横比、皮髓质厚度居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817例,其中合并继发感染80例。统计分析继发感染患者细菌分布、标本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2022年12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期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817例,其中有8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继发感染,感染率为9.79%,标本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标本,占比77.46%。结论:我院新型冠状病毒继发感染率为9.79%且标本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标本。主要病原菌为鲍曼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铜绿假单胞菌,且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较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并同时接受了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以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统计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分析超声检查误诊、漏诊原因及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15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者共有152例,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44%,其中典型胆囊结石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94%、充满型胆囊结石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4.87%、胆囊颈结石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00%、泥沙样型结石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结论: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及其临床分型的诊断结果较为可靠,且操作方便、安全无创、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胆囊结石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超声波特征。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0例,把他们分为糖尿病患者组和非糖尿病患者组,分析他们的血管超声波影像学特征,结果发现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不规则斑块及其不规则斑块钙化的比例高于没有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的长度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超声影像学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病人预后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 2012年至 2020年收治的 100例结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提取病例资料,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相关手术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相关指标。 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早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 1d、 3d、 7d腹腔镜手术组醛固酮、皮质醇及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两组病人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不同类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病人 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预后与开腹手术相近,但手术导致的病人创伤应激明显较小。

  • 标签: 结肠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创伤应激
  • 简介:【摘 要】对癌症治疗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可以知道现在我国治疗癌症的方法一般为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两种,免疫治疗方式为刺激患者的免疫反应,靶向治疗为抑制肿瘤生长、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为了更好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出联合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方式。本文就癌症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升癌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使用静脉双磷酸盐静脉滴注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 2002年 6月至 2012年 6月我院的 18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分析,为患者使用静脉双磷酸盐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这些患者在过去 10年内静脉双磷酸盐使用率不到 40%,使用双磷酸盐治疗前,患者 VAS评分是 8.10±1.13,使用后是 3.10±1.27( t=24.96, P<0.01),临床有效率是 78.4%。治疗前 Karnofsky评分是 57±7.8,治疗后是 69±8.6( t=8.77, P<0.01),有效率是 71.5%。 80.4%的患者骨密度小于 -2.5。 结论:恶性肿瘤晚期使用静脉双磷酸盐治疗的止痛效果突出,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改善,骨转移进展时间推迟,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骨密度;双磷酸盐;早期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