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能够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在2020年传染病仍旧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如果遏制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在疾病出现并感染人群后进行及时高效的早期识别预警,这是影响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结合笔者传染病学防治经验,在本文中介绍了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性特点,可以看出这类疾病带给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基于我国的全国性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新发传染病的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旨在通过更精准、更及时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来增强人类的早期反应能力,为全人类迎接新发传染病危害性问题争取时间,共同保卫人类的健康。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流行 早期识别预警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8月-2022年10月接收92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评价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VAS评分 手术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Apgar评分和结直肠-生理和手术危险度评分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资料。全组177例。回顾计算每例患者的外科Apgar评分(SAS)和结直肠-生理和手术危险度评分(CR-POSSUM)。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和有并发症组。根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严重并发症组和无或轻微并发症组。严重并发症定义为Clavien-Dindo分级III级以上的并发症。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术中SAS评分和CR-POSSUM评分均不能预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单因素分析还发现:仅术中SAS评分可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χ2=6.127,P=0.013),而CR-POSSUM评分不能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发现术中SAS评分预测患者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AUROC为0.605±0.043[(95%可信区间:0.521~0.689),P=0.017]。取截尾值为9时,术中SAS评分预测患者结直肠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敏感性58.8%和特异性60.0%。结论术中SAS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但是预测能力中等,需要配合其他工具共同使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预测评分
  • 简介:1994年12月,在对办理长居手续的境外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时发现一例传入性隐性梅毒。现将该例情况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某男性,已婚,蒙古国籍。1988至1992年任蒙古驻华使馆商务,1992年9月到秦皇岛某合资公司任销售部门经理,此期间一直有其妻伴随身边。1993年2月至9月曾到哈萨克斯坦为公司办理业务,在哈萨克斯坦8个月,前6个月与该公司董事长相伴

  • 标签: Early LATENT SYPHILIS Serum test RP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瘤治疗过程之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2年4月,选取在这个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理方法分为研究组(改良小切口手术)和常规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整体手术情况较常规组优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治疗过程之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较短,疗效显著,预后时间明显缩短,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瘤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