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先天性腹壁缺损(腹裂)的发病逐渐增加,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增长趋势的原因及该病的病因。该研究旨在探明瑞典腹裂患儿的出生患病、母亲终止妊娠、伴发异常和病死等情况。方法对所有出生于199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瑞典腹裂患儿进行一项全国性、基于人口队列的描述性研究。该队列资料从瑞典医学出生登记和瑞典国家患者登记中收集,并与其他几个国家登记中心沟通以明确最终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361例腹裂患儿,其中女性占54%。患病为1.52/10 000活产儿,其母亲终止妊娠为21%,1岁时的病死为3.9%,队列中的病死为4.4%。最常见的伴发异常为胃肠道发育异常(11.4%)、肌肉骨骼发育异常(9.8%)和心血管发育异常(7.9%)。结论在20年的研究期间,瑞典腹裂患儿的患病稳定在1.52/10 000活产儿。病死较低,为4.4%,但母亲终止妊娠高达21%。近1/3患儿伴有其他先天发育异常,其中胃肠道发育异常最为常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这是一项伦敦的13年单中心研究,比较患与未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败血症、脑室内出血(IVH)发生及有创通气时间的差异。方法于2004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为期13年的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纳入247例CHD早产儿,494例未患CHD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HD患儿在院期间死亡风险显著增加(OR值7.39,95%CI:4.37~12.5;P<0.001)。CHD早产儿患NEC(OR值2.42,95%CI:1.32~4.45;P=0.005),败血症(OR值1.68,95%CI:1.23~2.28;P=0.001)及有创通气时间≥28天(OR值2.34,95%CI:1.19~4.58; P=0.017)风险较高,而IVH风险较低(OR值0.22,95%CI:0.11~0.42;P=0.00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CHD早产儿有着较高的院内病死,NEC、败血症发病风险增加及有创通气时间延长,但IVH发生较低。患CHD的中晚期早产儿院内病死仍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围产期危险因素与极早产儿病死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至2019年间瑞典出生胎龄为22~31周的所有活产儿,不包括严重畸形儿和因预后不佳未进行复苏的婴儿。分析27项围产期危险因素及住院期间病死。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来评估单个危险因素与病死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其判别效能。结果8 296例婴儿中共638例(7.6%)死亡。分析表明13个危险因素与病死相关,其中5分钟和10分钟Apgar评分、胎龄和出生体重最为重要。在胎龄小于28周早产儿(n=2 939,病死:16.9%)中,产前激素治疗与病死较低显著相关。纳入所有危险因素、采用内部和外部两种验证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6。结论与其他围产期因素相比,Apgar评分、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极早产儿病死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2015年中期以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上升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在苏黎世大学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胎龄小于29周的所有早产儿。主要观察指标为最严重的ROP分期。统计学分析采用R语言的广义加性模型。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超早产儿的存活增加。最严重ROP分期的显著预测因子包括胎龄、机械通气天数和多胎妊娠。严重合并症对最严重的ROP分期无显著影响。胎龄是最严重ROP分期的唯一显著危险因素。结论苏黎世大学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超早产儿存活提高与ROP发病增加有关。尽管发病有所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很低。未发现其他的附加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2年间胎龄小于24周早产儿的存活和患病。方法获取瑞典国家出生队列中2007年至2018年间出生、胎龄小于24周的早产儿医疗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评估。结果2007年至2018年间,共出生胎龄22周活产儿282例,23周460例。活产儿(胎龄22、23周)出院时存活分别从20%升至38%(P=0.006)、从45%升至67%(P<0.001)。胎龄22周婴儿剖宫产比例从12%升至22%(P=0.038)。活产儿矫正胎龄40周(n=399)时的总体患病保持不变,而胎龄22周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从0升至33%(P=0.017),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男婴中更常见,男女发生分别为90%和82%(P=0.044)。总体来看,存活至矫正胎龄40周的婴儿数量较前翻倍。结论出生胎龄小于24周的婴儿存活提高,导致未成熟儿数量增加、新生儿患病增加,可能对远期预后有负面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急诊入院患儿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该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采集2020年4月-7月入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以及阳性结果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共纳入924例儿童(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4岁[1~9];男孩占55%),908例(98.3%)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3份样本检测结果为阳性(0.3%,95%可信区间:0.1~1),均无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836份样本(90%)进行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其中129份(15.4%)为阳性(主要为鼻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年幼儿及呼吸道症状伴发热的儿童中更加常见。结论急诊入院患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低。相反,即使保持社交距离和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仍居高不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发生危及生命事件(ALTE)的临床表现,并提供事后评估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477例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和REDcap数据库记录疑似ALTE的相关信息。结果477例中有18例在生后第1年发生ALET,大多数(14/18,78%)发生于生后6个月内,表现为呼吸暂停和(或)癫痫发作。ALTE患儿中,8/14(44%)发作超过1次。很多ALTE的初次发作是在使用婴儿汽车座椅时发生的(11/18,61%)。ALTE后评估显示颅颈交界区异常和(或)癫痫发作最常见,12/18(67%)患儿进行脊髓减压,5/18(28%)患儿在ALTE事件后开始服用抗癫痫药物。结论尽管这是一项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但其结果表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易发生ALTE。事件后的评估应该包括枕骨大孔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住院患儿应进行呼吸监测、脑电图检查和汽车座椅激发试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特纳综合征(TS)耳科疾病的患病和危险因素,提出未来监测措施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1989年至2015年在苏格兰西部发现的TS患者,并于2015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8名女孩中,年龄中位数27.3岁(3.8~47.2)岁,45, X和45, X/46、XiXq比其他核型更易出现耳科问题:71/103(69%)对23/65(35%)。复发性急性中耳炎(AOM)在首发于0~5岁女孩的有23例(40%),在5~10岁持续发作的有16例(10%),在5~10岁首发的有11例(7%)。持续性渗出性中耳炎(OME)在0~5岁首发有23例(40%),在5~10岁首发有14例(8%)。复发性急性中耳炎与胆脂瘤在8例(4.9%)女孩中有显著相关性(其中7例>10岁)。有28例女孩(16.7%)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其中16例(9.5%)接受了助听器(3例为骨锚定)。结论急性中耳炎和持续性渗出性中耳炎在学龄前TS女孩中很常见,且可能在儿童后期持续或新发,复发性急性中耳炎易患胆脂瘤。降低耳科发病的策略包括:强化患者教育、每年听力筛查、接种疫苗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感染,明确其危险因素并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以此推荐临床上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最佳经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08~2019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Shaare Zedek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患儿的医疗资料。将CA-MRSA感染患儿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A-MSSA)感染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620例患儿,其中CA-MRSA组有124例,MSSA组有496例。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1~5岁)、女孩、阿拉伯民族且居住在东耶路撒冷。CA-MRSA的发病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增加,平均为11.2%。MSSA对克林霉素耐药性增加,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性仍较低。结论耶路撒冷的CA-MRSA发病不断升高,MSSA和MRSA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发生改变。持续监测CA-MRSA患病和耐药性以优化疑似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