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张建岗 张俊昱 卢艳 盛尹祥子 任炜 施磊俊 孙筠 章英剑 Hsi Wenchien 周荣 蒋国梁 陆嘉德 程竞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医学科 201321,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成都 610065,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放射物理科 201321,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医学科 201321;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201321;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上海 200032;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32,佛罗里达大学健康质子治疗研究所,佛罗里达 FL32819,美国,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放射治疗科 2013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体行离线模式下PET/CT显像,探讨PET-边界验证方法(PET-RV)用于定量分析质子放疗精准性的可行性。方法在PMMA模体上分别给予2 Gy和4 Gy的照射剂量,对每个剂量组根据临床靶区(CTV)的不同,以2.5 cm为步进分别设计7个照射深度组(5.0、7.5、10.0、12.5、15.0、17.5、20.0 cm),共14个照射计划(14组照射野)。以能量在48~221 MeV之间的质子束照射,照射结束后10 min左右进行PET/CT显像。对PET/CT数据分别进行图像配准、平滑和约化等预处理,然后利用Raystation PET-RV软件对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OI)的确定和采样线的抽提,通过生成的预测感生放射性活度与实际采集感生放射性活度采样线计算ΔR50,即2条曲线末端在最大预测感生放射性活度最大值下降一半(V50)处对应的空间位置差异。结果每个照射野的ROI均为5.0 cm×5.0 cm×2.5 cm的立方体,采样线在其内间隔3 mm均匀分布,共得到289组采样线。14组数据经分析后得到的ΔR50(深度差异)均值都处于-1~1 mm之间。结论离线模式下PET/CT显像示PET-RV算法对PMMA模体质子放疗空间位置差异的验证精度在1 mm之内,可以满足后期对临床病例分析的精度要求。

  • 标签: 放射疗法 质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恶性肿瘤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催促着各种治疗方法、手段、药物和设备的发展。寻找合适靶点阻断其发病、进展,筛选特殊治疗的适应证患者,正确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判断治疗效果,正确诊断残留、复发或远处转移,在提高生存质量的同时让一部分患者带瘤生存,这些都需要分子影像的介入。分子影像可以最终降低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

  • 标签: 个体化治疗方案 编者 治疗方法 高发病率 分子影像 恶性肿瘤
  • 简介:目前,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以其灵敏、安全而著称,并被研究最多、最活跃,因为任何靶向物质都有可能被微量的正电子核素或单光子核素标记而分别用于PET或SPECT成像研究。现在,PET、SPECT已结合了CT,形成全新的PET/CT、SPECT/CT分子影像设备,产生了既能定性又有定位解剖信息的综合影像图像。PET还与MR结合,诞生了PET/MR,使分子影像设备实现了强强联合。符合测量是正电子核素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拥有上万个符合探测单元、临床认可度不断增加的PET/CT

  • 标签: 子核素 探测单元 分子影像探针 综合影像 成像研究 符合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