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2021年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特征,为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在上海市5家儿童感染性腹泻监测点医疗机构的儿科肠道门诊或儿科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症状监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等,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送至医疗机构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比较2016-2021年不同人群、季节和时期的病原谱等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2 45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常见肠道病原总阳性率为45.11%(1 108/2 456),单一细菌感染阳性率为16.00%(393/2 456),单一病毒感染阳性率为20.81%(511/2 456),混合感染为8.31%(204/2 456)。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2.95%,318/2 456)、诺如病毒(10.91%,268/2 456)、轮状病毒(7.49%,184/2 456)、沙门菌(5.82%,143/2 456)和空肠弯曲菌(4.68%,115/2 456)为主。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患者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6月达到高峰(34.50%,69/200),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1月达到高峰(48.10%,101/210)。不同年龄组、人群和季节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3,P<0.001;χ2=14.80,P=0.003;χ2=27.21,P<0.001)。2020-2021年儿童感染性腹泻年均病例数(284例)较2016-2019年大幅下降(472例);病原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χ2=39.02,P=0.001),细菌(χ2=11.73,P<0.001)与病毒(χ2=14.22,P<0.001)的阳性率均明显下降;但腺病毒阳性率上升。结论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要的腹泻病原。近年来肠道腺病毒腹泻增多,2020-2021年儿童感染性腹泻就诊数及阳性率均显著下降。应针对不同年龄、季节、病原和时期的感染性腹泻采取特异性的防控措施。

  • 标签: 儿童 感染性腹泻 流行特征 腺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1—2018年上海市公共场所人工水环境中军团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军团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8年累计采集上海市黄浦、静安、徐汇、松江4个区内的31家公共场所人工水环境标本4 817份,对采集的年份和月份的时间特征、地区和场所类型特征、标本的类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在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处理、培养和分离鉴定后,再对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军团菌型别特征分析。结果4 817份标本中,军团菌阳性率为21.57%(1 039份),其中单种型别阳性占96.25%(1 000/份),以嗜肺军团菌1型为主,占84.31%(876份),其次为嗜肺军团菌7型和6型,分别占4.72%(49份)和3.75%(39份);同时检出多种型别阳性29份占2.79%(29份);有10份标本无法进一步分型。5—10月份中,以7和8月份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7.61%(222份)和28.61%(230份),不同月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中央空调冷却水和冷冻水的阳性率最高(32.40%),不同水样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场所和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人工水环境中均为嗜肺军团菌1型、7型、6型为主的多样性分布,以嗜肺军团菌1型占比最高,不同情况下占阳性标本的比例均超过71.64%。结论上海市公共场所人工水环境中存在以嗜肺军团菌1型为主的较严重污染,每年夏季需加强大型商场、超市、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冷却水/冷冻水的消毒。

  • 标签: 军团病杆菌属 军团病杆菌,嗜肺 病原 人工水环境 公共场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早期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为输入性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0年3月30日上海市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数据及上海市各级CDC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相关防控措施信息来源于政府相关部门官网及发布平台。采用EpiData 3.1、Excel 2019和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3月30日,上海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171例(确诊病例17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其中,中国籍122例(71.3%,122/171),外籍49例(28.7%,49/171);年龄中位数为23(P25,P75:18,35)岁,男女性别比为1.3∶1,学生占56.6%(97/171);入境前发病者占45.6%(78/171);临床分型为轻/普通型病例占96.5%(165/171),中国籍和外籍病例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行曲线按确诊日期于3月24日达到峰值,随着防控措施"口岸联防联控机制闭环管理模式"落实,病例数逐渐下降。171例病例来源国主要为英国(37.3%,64例)、美国(18.6%,32例)、法国(11.0%,19例)和意大利(9.4%,16例)等24个国家及地区。需中转至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病例占40.4%(69/171)。病例发现方式主要为海关检疫和社区留验点,分别占43.9%(75/171)和31.0%(53/171)。结论上海市COVID-19早期境外输入病例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各国输入风险与其疫情严重程度基本一致。"口岸联防联控机制闭环管理模式"对境外输入病例的发现及管理效果明显。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输入病例 防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海市一起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在潜伏期传染的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感染来源和病例传播链。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要求,2020年1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5例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鼻咽拭子和痰液等标本,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追踪排查密切接触者并采取隔离医学观察,调查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分析传播链等,并及时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结果病例一于2020年1月20日发病,有与COVID-19确诊病例共同环境的暴露史,2月1日确诊;病例二于1月22日发病,1月27日确诊;病例三于1月25日发病,1月30日确诊;病例四于1月20日发病,2月1日确诊;病例五于1月23日发病,1月31日确诊。5例病例中,除病例二死亡外,其余4例病例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本起疫情中,排除其他的共同暴露因素后,1月19日病例一和病例二及病例三参加了6 h的聚会,病例一在潜伏期内可能造成病例二和病例三的感染,这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节点。结论COVID-19病例在潜伏内可能具有传染性,这对后面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疫情 潜伏期 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探讨苗子事件监测的价值,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以及苗子事件监测系统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18年上海市16个区报告的142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的相关数据。结果2018年142起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呈现4和11月2个高峰,98.59%(140/142)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事件规模集中在6~19例/起,占80.28%(114/142)。从首发病例发病到事件接报时间平均2 d,事件平均持续时间7 d。是否暴发、地区苗子事件发生率和事件报告及时性是疫情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2018年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呈现春、秋冬两个高峰,学校和托幼机构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防控重点。苗子事件监测系统有助于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 标签: 诺如病毒 苗子事件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