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将达·芬奇名画《哺乳圣母》(1490)和安布罗吉奥·洛伦泽蒂《圣桑的圣母像》(1330)加以认真对比,就会发现前者应是后者的模仿之作。同时,由于达·芬奇高超、纯熟的人体描绘技巧,他的这幅画实际上成了继承、创新的一个优秀典范。不论是在基督教题材的艺术中还是佛教艺术中,模仿都是其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驱动力。模仿在宗教艺术发展中的普遍存在,不仅由于宗教艺术本身的创作动机、创作目的均不排斥模仿,也因为那个时代的美术理论对临摹和模仿均持宽容甚至鼓励的态度。对于敦煌佛教艺术来说,大量的模仿既有利于佛教弘扬,也有利于佛教艺术的保存,还为佛教艺术的进一步创新创造了条件。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理解《哺乳圣母》对《圣桑的圣母像》的模仿也同样适用。

  • 标签: 模仿 达·芬奇 《哺乳圣母》 《圣桑的圣母像》 敦煌 佛教艺术
  • 简介:1906-1908年间,法国探险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率领法国西域科考探险团,对我国西域,包括今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广袤地区作了科考探险,其中既包括地下发掘,也包括实地田野调查和翻拣所涉地区的文献资料。

  • 标签: 探险家 伯希和 西域 评介 日记 文献资料
  • 简介:这是一部从美术史角度系统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的专著。本书入选了敦煌研究院学术史库、北京市“三个一面”原创出版工程,属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顺目,受到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北京市文创专项资金的资助。

  • 标签: 敦煌石窟 美术史 十六国北朝 简介 出版规划 艺术发展史
  • 简介:《甘肃石窟志》是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研究成果之一,属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受到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05年,受甘肃省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派遗,由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带队,组成5人考察小组(赵声良、胡同庆、张元林、盛朝晖。

  • 标签: 甘肃省 石窟 敦煌研究院 简介 图书出版 “十二五”
  • 简介:从不同角度探讨洞窟外貌与环境、洞窟形制、窟内造像、窟内壁画以及明窗和视觉心理关系之间的关系,可以知晓不同的洞窟外貌与周边环境会对信徒产生相应的视觉心理影响,而洞窟内由于形制、位置等要素的不同,造像和壁画对观者所造成的视觉审美心理效果也会不一样。

  • 标签: 敦煌艺术 北朝洞窟 视觉心理 宗教信仰
  • 简介:北山寺,又称北禅寺、土楼神祠、土楼观、永兴寺等,位于西宁市湟水河北岸的土楼山之山腰处。土楼山为祁连山系山脉向南延伸而形成的一座奇特峰峦,因其山崖形状层叠,远看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名土楼山(照1):又因这座山是西宁北山的组成部分,故当地人统称之为北山。从南远眺,整个西宁北山像一只奋翼欲飞的雏凤,而土楼山又恰似雏凤的翅翼,故又称“凤翼山”。北山的制高点宁寿塔处,海拔高2400多米。

  • 标签: 西宁市 考察记 石窟 青海 土楼 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