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评估远端缺血处理(RI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左心室心肌灌注、心肌活性、心室重构、局部及整体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中华小型猪12头(雄性8头,雌性4头;6~8月龄)建立AM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IC组和非RIC组,每组各6头。RIC组通过在后肢放置血压袖带充气诱导后肢缺血。所有小猪在术后第1天(1st,基线)、14天(14th,急性期)、28天(28th,亚急性期)和56天(56th,慢性期)行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获得心肌总灌注缺损程度(TPD)、存活心肌面积(HM)、梗死心肌面积(Sca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异常总分(SMS)和室壁增厚率异常总分(STS)及其与第1天相比的变化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2组各指标及其变化值的差异。结果共有9头模型猪存活并完成显像,其中RIC组5头,非RIC组4头。与非RIC组相比,RIC组28th的HM[(6.0±2.4)%与(17.0±4.6)%;t=-4.158]、TPD14th-1st[(-11.8±5.4)%与9.0%(4.5%,15.0%);z=2.449]、TPD28th-1st[(-15.3±3.9)%与(12.0±3.0)%;t=-10.071]、TPD56th-1st[(-18.0±6.5)%与9.0%(4.5%,12.0%);z=2.449]、HM28th-1st[(-10.5±6.9)%与(8.3±2.1)%;t=-4.507]、HM56th-1st[-15.0%(-17.5%,-8.5%)与2.0%(0%,7.0%);z=2.449]、LVEDV14th-1st[-0.5(-2.5,0) ml与(13.0±4.4) ml;z=2.470]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IC可以在AMI后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在急性期可以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在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可以挽救存活心肌,从而保护心脏。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型猪冠状动脉慢性进行性心肌缺血模型,动态评估血管进行性狭窄至闭塞过程中左心室(LV)整体功能、心室重构、心肌灌注和存活性的变化特点。方法中华小型猪8头(雄性5头,雌性3头;10月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1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 cm处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分别行门控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CT显像、门控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冠状动脉造影(CAG),动态评价LV射血分数(LVEF)、LV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异常总积分(SMS)、室壁增厚率异常总积分(STS)、心肌总灌注缺损程度(TPD)、存活心肌面积(HM)的变化。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法分析数据。结果8头中华小型猪建模成功,7头完成术前及术后1、4和8周显像。显像示TPD进行性增大,在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2.0%(0,33.0%)、(41.1±23.7)%、(49.3±24.5)%;H=17.03,P=0.001];HM在术前为100%,在术后1周[21.0%(6.0%,100%)]至4周[18.0%(3.0%,33.0%)]逐渐减少,8周[(23.0±15.4)%]较4周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09,P=0.004),但术后1与4周、4与8周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onferroni校正法)];LVEF逐渐降低,在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分别为(73.7±8.4)%、(63.7±19.1)%、(53.7±14.6)%、(49.9±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04);LVEDV[9.0(6.0,21.0)、(31.4±16.3)、(32.9±17.4)和(36.4±17.5) ml]和LVESV[(3.8±3.2)、(15.9±15.3)、12.0(10.0,17.0)和(19.3±10.9) ml]均随时间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8.58、10.51,P值:0.035、0.015);SMS及STS随时间均逐渐增加,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16.49、13.33,P值:0.001、0.004)。结论在冠状动脉慢性狭窄过程中,心肌灌注受损范围和程度逐渐加重,HM逐渐减少,相应的LV功能、心室重构逐渐恶化;之后,在血管慢性闭塞后心肌血流灌注有所改善,HM有所增加。

  • 标签: 冠状动脉闭塞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拟建立低可能性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CAD)患者的碲锌镉(CZT) SPECT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的左心室功能参数正常参考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ZT SPECT运动负荷或药物负荷G-MPI的疑诊SCAD患者348例[男146例、女202例,年龄(58±10)岁]。定量门控SPECT(QGS)分析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DV和ESV分别经体表面积(BSA)校正后获得EDV指数(EDVI)和ESV指数(ESVI)。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EDV、ESV、EDVI、ESVI和LVEF的因素。结果共314例低可能性SCAD患者[男128例、女186例,年龄(58±10)岁]和34例正常对照(NC)者[男18例、女16例,年龄(55±10)岁], 2组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左心室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1.74~-0.02,t值:-1.16~1.17,均P>0.05)。以95% CI为低可能性SCAD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参数界值,女性和男性的EDV、ESV、EDVI、ESVI上限分别为84和111 ml、30和44 ml、47和54 ml/m2、17和21 ml/m2,LVEF的下限分别为58%和55%。低可能性SCAD患者女性的EDV[(58±13)和(77±17) ml]、ESV[(16±7)和(26±9) ml]均小于男性(t值:10.65、10.35,均P<0.001),而LVEF高于男性[(72±7)%和(67±6)%;t=-6.23,P<0.001]。性别相同的不同年龄组间左心室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0.12~2.19,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和体质量是左心室EDV、ESV和LVEF的影响因素(β值:-0.380~0.358,均P<0.05) 。结论建立了CZT SPECT低可能性SCAD患者负荷G-MPI的左心室功能参数正常参考值。左心室EDV、ESV和LVEF存在性别差异,女性EDV、ESV小于男性,而LVEF高于男性。在临床实践中要考虑性别对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灌注显像 心室功能,左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