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RNA)-21和miRNA-4534水平变化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4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测定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不同病理特征肺腺癌患者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miRAN-21高表达和miRNA-21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miRNA-4534高表达和miRNA-4534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清miRNA-21相对表达量(3.27±0.87)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6.74±1.56均高于对照组(1.00±0.01、1.02±0.02)(t=20.07、36.64,均P < 0.05)。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直径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Ⅲ~Ⅳ期肺腺癌患者血清miRNA-21相对表达量(4.45±1.05)高于Ⅰ~Ⅱ期1.92±0.53,且淋巴结转移4.97±1.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1.34±0.60(t=17.53、23.48,均P < 0.05)。血清miRNA-4534相对表达量Ⅲ~Ⅵ期(8.97±1.85)高于Ⅰ~Ⅱ期(4.48±1.09),且淋巴结转移9.65±1.3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3.78±0.91(t=17.17、30.59,P < 0.05)。miRNA-2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18.37±4.35)个月]短于miRNA-21低表达患者[(29.93±3.24)个月](t=18.45,P < 0.05)。miRNA-4534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17.56±4.21)个月]短于miRNA-4534低表达患者[(30.43±3.63)个月](t=19.97,P < 0.05)。结论肺腺癌患者血清miRNA-21和miRNA-4534高表达,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腺癌,细支气管肺泡 核糖核苷酸类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分期 淋巴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最新研究显示,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约22 NT)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microRNA-92a(miR-92a)是microRNA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表明,组织细胞或循环中不同表达程度的miR-92a通过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信号通路参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就miR-92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miR-92a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2019年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培训现状、科研培训需求。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92.6%。分别有52名(31.7%)及31名(18.9%)规培医师参加过临床科研项目课题及临床科研相关培训,仅10名(6.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部分规培医师认为参加科研项目培训很有必要,有126名(76.8%)认为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有122名(74.4%)认为需要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收集与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医学科研英语知识培训,有121名(73.8%)认为需要开展期刊选择与投稿知识培训。研究生及非研究生规培医师对不同科研课程培训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年级规培医师仅临床科研设计课程的需求度存在差异[84.9%(45/53)比69.4%(77/111),χ2=4.55,P<0.05]。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可从改进全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导师指导科研工作、开展互联网教育、制定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

  • 标签: 全科医学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科研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全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探讨基层全科医生慢阻肺知识的知晓率和态度、管理行为。方法2020年10—11月,选取参加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组织的家庭医生慢阻肺综合防控能力培训的104名基层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医生的基本情况和慢阻肺知信行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98.1%。不同年龄、职称、接诊慢阻肺患者频次不同以及是否向上级医院转诊慢阻肺患者的全科医生的知识(U=1 276.00,H=0.78,U=1 074.00,U=589.00)、态度(U=1 141.50,H=1.75,U=1 090.00,U=585.00)及行为(U=1 221.00,H=0.31,U=1 163.00,U=499.50)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条目回答正确的全科医生人数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慢阻肺问卷知识部分,全科医生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戒烟是影响慢阻肺自然病程最有力的干预措施”(100.0%,102/102),正确率最低的是“判断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检查为肺功能检查”(5.9%,6/102);慢阻肺管理的态度部分,教育患者戒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态度积极率最高(65.7%,67/102),态度积极率最低的是向患者提供运动指导(43.1%,44/102)和负责长期治疗随访(43.1%,44/102);慢阻肺管理的行为部分,接诊慢阻肺患者时,主动关注合并疾病的治疗行为执行率最高(95.1%,97/102),行为执行率最低的是接诊慢阻肺患者时,给患者提供吸入器的最佳使用时间建议(65.7%,67/102)。结论基层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较为欠缺,需加大知识培训的力度。基层全科医生应不断提升宣教和防治能力,落实慢阻肺基层管理职责。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知识 态度 行为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全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探讨基层全科医生慢阻肺知识的知晓率和态度、管理行为。方法2020年10—11月,选取参加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组织的家庭医生慢阻肺综合防控能力培训的104名基层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医生的基本情况和慢阻肺知信行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98.1%。不同年龄、职称、接诊慢阻肺患者频次不同以及是否向上级医院转诊慢阻肺患者的全科医生的知识(U=1 276.00,H=0.78,U=1 074.00,U=589.00)、态度(U=1 141.50,H=1.75,U=1 090.00,U=585.00)及行为(U=1 221.00,H=0.31,U=1 163.00,U=499.50)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条目回答正确的全科医生人数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慢阻肺问卷知识部分,全科医生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戒烟是影响慢阻肺自然病程最有力的干预措施”(100.0%,102/102),正确率最低的是“判断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检查为肺功能检查”(5.9%,6/102);慢阻肺管理的态度部分,教育患者戒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态度积极率最高(65.7%,67/102),态度积极率最低的是向患者提供运动指导(43.1%,44/102)和负责长期治疗随访(43.1%,44/102);慢阻肺管理的行为部分,接诊慢阻肺患者时,主动关注合并疾病的治疗行为执行率最高(95.1%,97/102),行为执行率最低的是接诊慢阻肺患者时,给患者提供吸入器的最佳使用时间建议(65.7%,67/102)。结论基层全科医生对慢阻肺的认知较为欠缺,需加大知识培训的力度。基层全科医生应不断提升宣教和防治能力,落实慢阻肺基层管理职责。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知识 态度 行为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2019年4月,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规培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培训现状、科研培训需求。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92.6%。分别有52名(31.7%)及31名(18.9%)规培医师参加过临床科研项目课题及临床科研相关培训,仅10名(6.1%)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大部分规培医师认为参加科研项目培训很有必要,有126名(76.8%)认为需要开展统计分析与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有122名(74.4%)认为需要开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收集与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医学科研英语知识培训,有121名(73.8%)认为需要开展期刊选择与投稿知识培训。研究生及非研究生规培医师对不同科研课程培训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年级规培医师仅临床科研设计课程的需求度存在差异[84.9%(45/53)比69.4%(77/111),χ2=4.55,P<0.05]。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可从改进全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导师指导科研工作、开展互联网教育、制定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

  • 标签: 全科医学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科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