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同期组与非同期组,每组45例。非同期组予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非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同期组予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优良率、术后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水平、心功能分级、缺血持续时间、缺血发生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果同期组手术优良率(95.56%,43/45)高于非同期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非同期组(t=19.73、14.75,P均<0.05)。术后3个月,同期组LVEF高于非同期组,LVED短于非同期组(t=6.19、4.02,P均<0.05)。同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非同期组(U=3.21,P=0.001)。术后3个月,同期组缺血持续时间短于非同期组,缺血发生次数少于非同期组(t=15.30、51.24,P均<0.05)。同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3/45)低于非同期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治疗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有利于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心功能水平、缺血状况,加快患者恢复,手术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脏瓣膜置换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73例瓣膜置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对TNF-α多态性位点308A/G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两组患者TNF-α 308核苷酸基因型。分析不同并发症(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低心排出量、肾功能不全和死亡) TNF-α 308核苷酸基因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瓣膜置换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无并发症患者GG基因型频率(80.54%,120/149)明显高于有并发症患者GG基因型频率(54.17%,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9,P<0.05)。无并发症患者GA基因型频率(13.42%,20/149)明显低于有并发症患者GA基因型频率(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P<0.05)。无并发症患者AA基因型频率(6.06%,9/149)明显低于有并发症患者AA基因型频率(16.6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7,P<0.05)。无并发症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87.25%,130/149)明显高于有并发症患者G基因型频率(68.75%,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7,P<0.05)。无并发症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12.75%)明显低于有并发症患者A基因型频率(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3,P<0.05)。无并发症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1.23±0.27) ng/ml]明显低于有并发症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1.85±0.3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1,P<0.05)。GG基因型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1.03±0.23) ng/ml]明显低于GA基因型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1.45±0.2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9,P<0.05)。GA基因型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1.98±0.31) ng/ml]明显低于AA基因型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1.45±0.2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 G308A是瓣膜置换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因素。结论TNF-α G308A是瓣膜置换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苷酸多态性 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55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胸痛入院。X线胸片检查示镜面右位心,胸腹腔脏器全反位;头颈部CTA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近闭塞;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2022年2月在全麻下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先患者先垫高右侧肩,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然后取平卧位,更换经口气管插管,正中开胸,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手术共计用时5.5 h,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毕返心外ICU,术后第2天转出ICU,术后9天痊愈出院。目前随访5个月,患者恢复正常工作和一般体力活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后血清微小RNA(miR)-335、miR-193b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ABG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经Logistic回归、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对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106例CHD患者经CABG治疗、随访后,有34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占32.08%;预后不良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6.02±0.87) mmol/L比(4.45±0.62) mmol/L、(1.87±0.40) mmol/L比(1.53±0.31) mmol/L],miR-335、miR-193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0.55±0.29比0.81±0.27、0.46±0.25比(0.7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7、4.940、4.571、5.869,P<0.05);组间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将P值放宽至<0.1,纳入符合条件的因素,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C[B=3.666,比值比(OR)=39.106,95%可信区间(CI):8.551~178.831]、TG(B=2.888,OR=17.959,95%CI:4.516~71.423)过表达可能作为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的风险因子(P<0.05),miR-335(B=-3.324,OR=0.036,95%CI:0.007~0.190)、miR-193b(B=-5.068,OR=0.006,95%CI:0.001~0.054)水平高表达可能作为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预测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不良的AUC均>0.70,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以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的截点(cut-off)值取0.640、0.660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与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预测CHD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小核糖核酸335 微小核糖核酸193b 预后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