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分析方法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融合的领域,它涉及到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药物分析的精确性、灵敏度和效率,为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现代分析方法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现状,随后详细阐述现代分析方法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现代分析方法技术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对比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检测结核病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early-onset 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EO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18年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就诊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首次PDAP发生时透析龄,将研究对象分为EOP组(≤12个月)和迟发性PDAP(LOP)组(>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致病菌、当次PDAP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共纳入575例患者,其中EOP组314例,女性152例(48.4%),年龄(56.53±15.57)岁;LOP组261例,女性144例(55.2%),年龄(56.61±14.42)岁。相较于LOP组,EOP组致病菌培养阴性的比例更高,链球菌感染的比例更低(均P<0.05),并且具有较高的初始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和较低的拔管率(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EOP组比LOP组的治愈率高79%(OR=1.79,95%CI 1.13~2.82,P=0.012),拔管率低68%(OR=0.32,95%CI 0.15~0.66,P=0.00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OP组累积多发性PDAP、技术失败、全因死亡、复合终点(技术失败或全因死亡)发生率均高于LOP组(均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EOP组发生多发性PDAP、技术失败、全因死亡、复合终点(技术失败或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是LOP组的2.02倍(HR=2.02,95%CI 1.26~3.24,P=0.004)、2.53倍(HR=2.53,95%CI 1.58~4.05,P<0.001)、2.66倍(HR=2.66,95%CI 1.70~4.16,P<0.001)和2.48倍(HR=2.48,95%CI 1.78~3.43,P<0.001)。结论首次发生PDAP类型为早发者当次治疗效果好,但长期预后差。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方法回顾2013年至2019年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省一汽总医院4家医院收治的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PDAP类型分为复发组、再发组、重现组及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病原菌培养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2例PDAP患者,复发组43例,再发组32例,重现组27例,对照组440例,随访中位时间为30.5(16.0,50.0)个月。重现组革兰阳性菌的比率高于对照组(70.37%比42.95%,P=0.030);再发组真菌的比率高于对照组(21.88%比3.86%,P=0.006)。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组治愈率较低(67.44%比83.64%,P=0.048),复发组再次复发率较高(23.26%比2.27%,P=0.002),再发组拔管率较高(28.13%比8.18%,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发是PDAP患者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37,95%CI 2.105~12.539,P<0.001)。复发组和再发组的技术失败率均高于对照组(41.86%比17.05%,P=0.002;46.88%比17.05%,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和再发既是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87,95%CI 1.525~4.389,P<0.001;HR=3.571,95%CI 2.022~6.306,P<0.001),也是复合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HR=1.565,95%CI 1.045~2.344,P=0.030;HR=2.004,95%CI 1.269~3.164,P=0.003)。结论与普通PDAP相比,复发、再发性PDA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水平改变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研究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均采集外周静脉血实施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均较高,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高敏肌钙蛋白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探究。方法本次实验从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分别在采血后不同时间段进s行血常规检测,观察组患者分别在不同部位进行血样采集再完成血常规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血后检测时间段对血小板计数值的影响较大,采血6h后血小板计数值明显低于采集后30min,两组对比(t=2.0162,p=0.0465);且6h后对比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数量各不相同,(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的时间、采集时间、采血部位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精准度 相关因素 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