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对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55例(72个病灶)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37~68岁,平均56岁。病灶长径21.3~45.6 mm,平均31.2 mm。所有病灶术前均采用SMI技术进行微血流分级(Adler法)和行增强CT检查。术后1个月以2种以上影像学检查(增强CT、增强MRI、超声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完全消融率。Kappa检验分析SMI技术微血流分级与增强CT动脉期强化程度的一致性。结果SMI技术显示病灶内微血流1级12个(16.7%)、2级28个(38.9%)、3级32个(44.4%)。增强CT动脉期无明显强化37个(51.4%)、明显强化35个(48.6%)。SMI技术病灶微血流分级与增强CT明显强化一致性较好(Kappa值= 0.861,P<0.001),微血流分级越高,强化越明显。SMI技术微血流分级1、2、3级病灶完全消融率分别为100.0%(12/12)、92.9%(26/28)、71.9%(23/32)。3级病灶完全消融率明显低于1级、2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MI技术评估肝癌内微血流与增强CT结果一致性较好,SMI技术微血流分级可能成为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预测手段。

  • 标签: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超微血管成像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规律与趋势,对2005-2019年布鲁氏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为制定青海省布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青海省2005-2019年布病报告数据,描述和分析其时间、地区和人群三间分布。采用BCSP31聚合酶链式反应(BCSP31-PCR)、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AMOS-PCR)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6)方法鉴定布鲁氏菌分离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05-2019年青海省累计报告病例577例,平均发病率为0.07/10万,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集中在每年的3-10月。577例病例分布在6个自治州(市)的31个县(市、区)中,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是门源回族自治县(22.88%,132/577)、天峻县(10.57%,61/577)、西宁市(10.57%,61/577)、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0.51%,58/577)和海晏县(9.53%,55/577)。年龄范围8~82岁,男女性别比为1.8∶1(374/203),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47.83%,276/577)。从人全血中分离的10株菌株均为羊种Ⅲ型布鲁氏菌,分为5种基因型(2种基因型为单基因型,3种基因型为相同基因型),MLVA-16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同青海省已发表文献的26株羊种Ⅲ型布鲁氏菌的遗传关系较近。结论青海省布病疫情呈回升趋势,应加强人群监测和疫情通报,MLVA-16分型呈基因多态性,提示MLVA-16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提高布病监测能力。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圆韧带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105例(113条)超声诊断为圆韧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与术后诊断结果对比。结果临床术后证实圆韧带囊肿共66例(69条),均合并腹股沟疝,其中68条为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圆韧带囊肿61例(64条)。超声表现圆韧带积液合并圆韧带增粗者2例(2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斜疝。超声诊断为圆韧带静脉曲张合并斜疝1例(1条),斜疝术后复查静脉曲张消失。超声诊断的圆韧带囊肿合并疝1例(1条),手术证实为斜疝合并圆韧带囊性病变(性质不明)。超声正确描述圆韧带区交通性积液21例(24条),术后均证实为斜疝。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圆韧带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圆韧带囊肿的诊断率较高。圆韧带病变中圆韧带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圆韧带病变和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圆韧带 囊肿 疝,腹股沟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