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施工管理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质量不达标、进度滞后、资源浪费等。本文旨在探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园林 绿化工程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交通领域的持续发展,人们对道路的使用性能以及施工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全面提升道路的施工质量,保证道路的使用性能。文章简单阐述了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优点,同时针对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沥青混凝土道路 施工技术 道路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极强,传播范围广,潜伏周期相对较长,一旦发生流行很难彻底根除,会给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造成较严重经济损失。应充分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本文主要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 标签: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与施工调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项目计划与排程、资源管理与优化、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等关键要素。通过明确这些要素在整个项目周期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工程执行效率、降低风险,并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 标签: 建筑工程 进度管理 施工调度
  • 作者: 李娟 陈亚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30
  • 机构:1李娟610502198210020860
  • 简介:摘要: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整个社会也对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建筑施工工程受到内外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在的施工过程存在着很多隐患,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以及最终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十分必要。

  • 标签: 房屋建筑 施工成本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工作是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人员缺乏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深入了解,导致给排水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城市居民能够获得优质的用水环境和排水条件,需要对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 标签: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 设计 技术措施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市政给排水管道担负着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引排城市生活污水及雨水的重要任务,市政工程中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排水效果,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要加强市政给排水管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必须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全面提升。

  • 标签: 市政道路 给排水管道
  • 简介:摘要:在进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且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整体的施工流程和施工环节比较复杂,所以对于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对整体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施工进度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所以,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够给公路桥梁工程的现场施工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或者是建议。

  • 标签: 公路桥梁施工 钻孔灌注桩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传统管理模式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造成项目造价管理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市场环境下,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对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开展造价管理工作就必须重视招投标等环节的管控,以此来创造良好的造价管理环境,为提升项目建设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建筑工程项目 招投标阶段 造价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既往误治的全结肠型巨结肠(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TCA)病例的误治原因、再手术流程及预后,以提高对TCA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TCA的71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首诊是否接受合适的手术方案,将患儿分为误治组与无误治组。误治组17例,无误治组45例,确诊后放弃治疗9例。误治组首诊均在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院9例,儿科专科医院8例)。术前误诊10例,无误诊7例。分析误治组患儿首诊信息、再手术原因及诊疗流程。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患儿预后,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生长发育和排便功能。排便功能评估采用Rintala评分,评估时患儿年龄需≥4岁。结果术前误诊患儿均未接受巨结肠手术,无误诊患儿6例行巨结肠手术,1例行升结肠造瘘,手术年龄为26(4,240)d。首次术后出现腹胀16例(16/17,94.1%)、排便困难14例(14/17,82.4%)、呕吐13例(13/17,76.5%)、小肠结肠炎10例(10/17,58.8%)。无误诊患儿再手术原因主要为痉挛段残留(5/7,71.4%)。除2例首次术后明确痉挛段残留以及1例吻合口漏患儿外,其余均再次接受术中多点冰冻病理检查(14/17,82.4%)。误治组17例患儿均再次接受巨结肠根治手术。与无误治组(41例已完成根治手术)相比,误治组平均手术次数、造瘘比例和最终根治手术年龄均明显高于无误治组[手术次数,3(3,5)次比1(1,2)次,P<0.001;造瘘比例,12/17比16/41,P=0.028;根治手术年龄,525(197,1971)d比164(29,464)d,P=0.007]。随访到误治组15例,无误治组31例,随访时间为5.4(2.1,8.0)年。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生长发育情况和Rintala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TCA误治原因主要为术前误诊、手术经验不可靠和术中病理结果偏差。最终根治术前建议再次行多点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先行造瘘。首诊误治的TCA患儿的诊疗时间明显延长,但总体预后尚可。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误治 再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化,科学实验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主要途径。指向深度学习的科学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实验,精彩的实验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和改进。教师应遵循可见性、准确性和方便性的原则来改进科学实验。他们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来改进实验,以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成功率。

  • 标签: 深度学习 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摘要表现为反应迟钝,不爱说话等,也称之为孤独症。如今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提升自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正常社会生活,小学教师在面对自闭症学生时一定要主动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对其进行转化教育,帮助自闭症儿童拨开心理的阴云。本文将深入分析自闭症学生的转化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自闭症 转化教育 小学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是引起婴儿期梗阻性黄疸的疾病之一,主要累及肝内外胆管,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免疫反应异常可能是胆道闭锁发病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辅助性T细胞17 (helper T cell 17,Th17)比例失衡可加重胆管炎性反应,促进肝纤维化,与胆道闭锁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本文就Treg/Th17细胞失衡在胆道闭锁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胆道闭锁 免疫反应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文献分析回肠J型储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 anal anastomosis, IPAA)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 TCA)的方案和预后。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2017月6月至2020年6月采用IPAA治疗的3例TCA患儿的临床资料。3例患儿均胎便排出延迟,继而便秘、呕吐和腹胀。例1生后9个月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未行冰冻活检,术后未明确诊断,1岁9个月行"肠壁多点冰冻活检+回肠造瘘术"时诊断TCA,造瘘口排成形软便后于3岁2个月行IPAA。例2、例3分别于生后3 d、26 d外院行"回肠造瘘术"时诊断TCA,造瘘口排成形软便后于2岁4个月、2岁2个月行"肠壁多点冰冻活检+IPAA+保护性回肠造瘘术"。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0年6月1日关于IPAA治疗TCA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与"pouch",中文检索词为"全结肠型巨结肠"与"储袋"或"贮袋",对IPAA方案和预后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本组例1IPAA术后1年2个月,排便频率为3次/d,排便控制可,污粪频率每周少于1次;例2关瘘术后1个月,排便频率为3~4次/d,排便控制可,污粪频率每周少于1次;例3关瘘术后6个月,排便频率为2次/d,排便控制可,污粪频率每周少于1次。共检索到文献27篇,符合纳入标准2篇,共14例患儿。11例IPAA术前行回肠造瘘的中位年龄为17 d,行IPAA时中位年龄为9个月,7例IPAA术后行保护性回肠造瘘,平均3.7个月关瘘。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肠梗阻(50.0%,4/8)和小肠结肠炎(62.5%,5/8)。末次术后半年,平均排便频率≥7次/d;末次术后超过2年,平均排便频率≤4次/d,无排便失禁。结论分期IPAA治疗TCA患儿能获得良好预后,近期预后与术前造瘘和根治手术年龄相关,需根据造瘘口排便性状选择合适根治手术时机。

  • 标签: 巨结肠 回肠肛管吻合术 预后 系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胆囊息肉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含"胆囊息肉"诊断的27例住院患儿的资料。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诊断年龄为12. 2岁,范围为2. 2~16. 0岁。根据是否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3例)与观察组(24例)。手术组患儿于术后3个月内进行门诊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和腹部B型超声检查。所有患儿于2021年3月通过电话随访预后,随访内容包括:有无腹痛、腹胀、腹泻、营养不良以及术后症状是否消失。总结儿童胆囊息肉的临床表现、诊疗及预后,探讨手术干预的影响因素。结果3例手术组患儿在术前均存在保守治疗无效的腹胀或腹痛症状,1例有家族史,行多次超声检查提示多发息肉(>2枚)或息肉长径≥10 mm,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提示为胆囊息肉合并慢性胆囊炎。患儿术后症状消失,分别随访3个月、2年10个月和9年6个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24例观察组患儿均为其他疾病住院期间完善超声检查时发现胆囊息肉。超声检查结果:息肉单发20例,平均长径为4. 0 mm,范围为2. 0~9. 0 mm;息肉多发4例,均为2枚,长径<10 mm。观察组中除1例患儿因车祸伤死亡,余患儿均对胆囊息肉行保守治疗;9例出院后通过超声检查随访,7例息肉无变化,2例息肉消失。结论结合家族史对儿童胆囊息肉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对存在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无症状的患儿,通过超声检查定期随访,息肉长径≥10 mm时行胆囊切除术。

  • 标签: 胆囊 息肉 手术时机 随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节段性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的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探讨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4例节段性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无胎便排出延迟,均于学龄期出现便秘、腹痛、腹胀及呕吐症状。1例患儿于当地医院进行部分横结肠切除术,但手术后症状仍未缓解;1例患儿因"肠梗阻"于当地医院进行回肠造瘘。4例患儿中有2例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所有患儿手术前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及下消化道造影,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肠壁多点全层活检。手术方式为结肠次全切除术。取切除的肠管近端、痉挛段及远端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前检查可见所有患儿存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下消化道造影结果显示患儿结肠形态一致,充盈相及排出相均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管腔节段性狭窄,近端横结肠明显扩张,移行段位于脾曲,远端直肠形态正常。患儿的肠道排钡缓慢,24 h后复查X线仍可见钡剂残留于扩张的横结肠中。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并顺利出院。切除的肠道组织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狭窄段肠道肌间及黏膜下神经丛稀疏,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部分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随访时间分别为15个月,13个月,7个月及13个月,患儿术后便秘及腹痛症状消失,营养状况改善,体重由25.0 kg、25.5 kg、44.0 kg、20.0 kg分别增长至47.5 kg、31.5 kg、44.0 kg、22.0 kg。结论节段性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患儿肠道病变范围的确认应结合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所示的肠道形态、肠壁多点全层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单纯切除病变段肠道即可获得满意的预后。

  • 标签: 结肠 节段性 神经节细胞减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Currarino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4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龄为(19.58±14.37)个月,年龄范围为2~47个月。患儿肛门直肠畸形包括直肠会阴瘘16例、肛门狭窄2例、直肠前庭瘘3例、肛门闭锁1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例及一穴肛1例。14例患儿因排便困难就诊,45.8%(11/24)的患儿来本科就诊前存在诊治不当的情况。所有患儿均进行腰骶椎X线、骶尾部超声、骶尾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及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手术治疗采用经后矢状入路(经典后矢状入路8例、局限性后矢状入路13例)、肛门入路(1例)、前矢状入路(1例)和经骶后弧形切口切除臀部瘘管及包块(1例)。15例肠造瘘患儿术后3~6个月进行关瘘术。随访评估并记录每例患儿的排便和排尿功能,排便功能评估采用Rintala评分。结果2例患儿存在神经源性膀胱,5例患儿存在生殖系统畸形(双子宫1例,双角子宫1例,双阴道2例,双子宫合并双阴道1例)。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7例患儿存在结肠扩张。术后骶前包块病理检查提示单纯成熟性畸胎瘤13例、骶前成熟畸胎瘤合并脊膜膨出7例、脂肪瘤4例。MRI检查结果提示7例患儿有前向的脊膜膨出(6例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另有9例患儿单纯存在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4/24),其中2例为骶前肿物复发,2例未行肠造瘘患儿分别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切口感染。患儿随访时间为(42.62±25.96)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12~145个月;Rintala评分为(16.76±2.86)分,范围为12~20分。4例患儿术后便秘,8例患儿污便>1次/周,2例患儿存在尿潴留。结论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肛门直肠畸形多为低位无肛,以直肠会阴瘘多见。腰骶椎X线片、骶尾部超声及MRI检查可作为正确诊断的依据。手术入路推荐后矢状入路,必要时应进行肠造瘘术。

  • 标签: 先天畸形 Currarino综合征 肛门直肠畸形 诊断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