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早衰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0、20、50、80和100 mJ/cm2UVB分别照射HaCaT细胞,于照射后72 h采用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早衰细胞比例,利用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 Red检测照射后24、48、72 h细胞内溶酶体数量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照射后24、48 h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早衰相关蛋白P53和P16的表达变化。结果20、50、80和100 mJ/cm2UVB照射后,HaCaT细胞出现早衰相关表型,照后72 h细胞体积增大(F=115.18,P<0.05),增殖能力降低(F=410.32,P<0.05),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高(F=16.31,P<0.05),照后24、48、72 h溶酶体数量增多(F=17.65、38.36、13.66,P<0.05),照后24、48 h迁移能力降低(F=8.21、11.48,P<0.05)。照后72 h早衰相关蛋白P53和P16表达增加。结论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发生早衰,其机制可能通过引起HaCaT细胞P53和P16蛋白表达增加实现。

  • 标签: 中波紫外线 早衰 角质形成细胞 P53 P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不同结构类型双着丝粒体(dicentrics,dic)建立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生物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采集两名健康人外周血样品,用0、0.5、1、2、3、4、5和6 Gy 60Co γ射线(剂量率为0.27 Gy/min)离体照射人外周血,常规培养、收获和制备染色体标本,镜下分析并记录不同结构类型dic;应用CABAS软件建立dic剂量-效应曲线;并对两验证样本进行剂量估算。结果不同结构类型dic率均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升高(R2=0.886~0.943,P< 0.01),各剂量点经典型和单端型dic构成比之和约占所有类型dic的92%以上,而近距型dic和双端型dic分别在各照射剂量点的构成比均<4%。不同结构类型dic剂量-效应曲线的R2值均达到0.998;应用4条曲线估算的受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典型dic剂量-效应曲线估算较高剂量时(3.9 Gy),相对偏差均≤13.08%。结论基于不同结构类型dic建立的剂量-效应曲线具有估算生物剂量的可行性。

  • 标签: 染色体畸变 剂量-效应曲线 双着丝粒 电离辐射
  • 简介:实习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怎样有效地开展实习教学工作,是实训专业课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

  • 标签: 实训教学 技能训练 基本实作 提高认识
  • 简介:浅谈秘书人员的调查研究陈德清调查研究是我党历来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也是秘书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但秘书工作从属性很强,日常事务纷繁,在时间上很难自己支配自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调查研究,这是我们长期实践探索的问题。我深切地感到,秘书人员要搞好...

  • 标签: 秘书人员 秘书工作 领导决策服务 分析研究 马克思主义 自己支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