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压力损伤预防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39例压力损伤患者,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入组时采用数字奇偶数法,将39例患者分为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19例实验组(压力损伤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压力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护理中采取压力损伤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压力损伤情况,对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老年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罗库溴铵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择期拟在全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年龄50~8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0 kg/c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组(S组)、罗库溴铵0.6 mg/kg组(RL组)和罗库溴铵1.2 mg/kg组(RH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0.6 mg/kg(RL组)或1.2 mg/kg(RH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S组)行麻醉诱导,喉罩置入术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45 mmHg。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吸入1%七氟烷,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术中熵指数40~60。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VAS评分≤4分。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于止血带充气60 min时取术侧切口边缘股内侧肌肌肉,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骨骼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即刻、充气60 min和放气后5、3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MDA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氟比洛芬酯用量。记录止血带反应和麻醉恢复期肌松残余的发生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48 h时测量大腿围,计算术后与术前的差值;记录术后早期(3 d)和远期(3个月)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和止血带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RH组骨骼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上调,止血带放气后30 min时血清MDA浓度降低,术后24和48 h时大腿围差值减小,RH组和RL组术后3 d和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增加,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缩短(P<0.05)。与RL组比较,RH组术后3 d和3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增加,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缩短(P<0.05)。3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用量、术后早期和远期止血带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恢复期均未见肌松残余发生。结论罗库溴铵1.2 mg/kg可减轻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雄甾烷醇类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再灌注损伤 四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康复护理对复杂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对 象为 60 例 复杂手外伤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分为参照组 30 例与研究组 30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延续康复护理,对比康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复杂手外伤患者实施延续康复护理,有效改善手部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延续性康复护理 复杂性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哮喘患者直接经济负担,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信息依据。方法于2019年9月,通过检索某院住院信息系统,收集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住院并诊断为职业哮喘患者的病例资料,共53例患者。分析性别、年龄、诊断时间、文化程度、常见变应原种类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技诊疗费、西药费、日均住院费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职业哮喘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8.7±8.1)d,平均住院费用14 743元,其中医技诊疗费、西药费、综合医疗服务费分别占总费用的42.5%(331 977/781 369)、32.0%(249 942/781 369)、19.6%(153 268/781 369)。2014至2018年职业哮喘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下降(P>0.05)。不同变应原(异氰酸酯类、过硫酸盐类、苯酐类)所致职业哮喘患者住院费用、医技诊疗费用、西药费、日均住院费用未见明显差异(P<0.05)。中度职业哮喘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技诊疗费用、西药费、日均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职业哮喘患者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社保部门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职业性哮喘 直接经济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断下肢浅静脉的位置及最适压力值。方法选取12位健康志愿者的双侧下肢静脉为研究对象,经足背静脉进行超声造影,使用气压袖带分别在距离踝关节上方5、10、15 cm处绑扎并施加压力,当小隐静脉(small saphenous vein,SSV)不显影时为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血流,记录压力值。另外,评估踝上10 cm处有效阻断浅静脉前后,同侧腘静脉(popliteal vein,POPV)内径、流速及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踝上5、10、15 cm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的压力阈值分别为(66~69) mmHg(1 mmHg=0.133 kPa)、(68~71)mmHg、(73~75)mmHg(95%置信区间);踝上10 cm处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后,同侧POPV的内径、血流量显著增加(P<0.05),流速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踝上不同部位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所需要的压力阈值不同,超声造影可无创监测气压止血带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血流,为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造影 溶栓治疗 浅静脉阻断 气压止血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患者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从2018年4月到2019年2月在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2例纳入研究,按照抽签结果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n=46,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46,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其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同时可提高其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应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见并发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满意度 睡眠障碍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波和小切口吸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收集60例腋臭患者,左侧腋窝用miraDry微波治疗仪治疗(微波组),右侧用小切口皮下吸刮术治疗(吸刮组),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等。结果随访6个月,微波组有效率为93.33%(56例),复发率为6.67%(4例),吸刮组分别为96.67%、3.3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但微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吸刮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38,P = 0.042)。结论对比小切口吸刮术,微波治疗具有非侵入、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臭汗症 微波 刮除术 治疗结果 小切口吸刮术
  • 简介:摘要: 初中语文综合学习是将地方教育情况与实际教育资源融合开发的教育项目。由于我国初中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普遍是人教版,因此教材中的部分材料常常会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其并不适合本地中学生的学习。因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将乡土资源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这样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保障。本文就初中语文综合学习创意设计做出了简要探析,并针对性地分析了将乡土资源融入其中的方法,以求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乡土资源 语文课堂 初中教育 综合性学习 创意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波动对高血压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以732例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鼾症"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并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OSAHS的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结果分为轻、中、重度OSAHS组各103、150、479例;另以同期经PSG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h的55例高血压病鼾症患者作为单纯鼾症组。记录睡眠呼吸监测相关指标,分析四组患者睡眠前后血压变化。采用酶循环法测定轻、中、重度OSAHS组患者各40例和单纯鼾症组20例的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睡眠监测指标及血压波动的关系。结果重度OSAHS组睡眠后舒张压均高于轻、中度OSAHS组和单纯鼾症组[(92.6±11.7)比(88.5±8.1)、(90.2±10.5)和(86.2±11.0)mmHg(1 mmHg=0.133 kPa)],重度OSAHS组睡眠后脉压差低于轻度OSAHS组[(44.7±14.4)比(48.9±14.8)mmHg],均P<0.05。中、重度OSAHS组睡眠后收缩压均高于睡眠前[(134.9±15.9)比(132.5±16.1)、(137.2±16.6)比(134.1±15.2)mmHg],睡眠后脉压差均低于睡眠前[(44.7±12.7)比(47.7±13.5)、(44.7±14.4)比(47.6±12.8)mmHg],均P<0.05;轻、中、重度OSAHS组睡眠后舒张压均高于睡眠前的(86.3±8.4)、(85.5±13.3)、(86.5±11.5)mmHg,均P<0.05。各OSAHS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单纯鼾症组[(25.8±10.9)、(29.3±10.8)、(34.0±11.4)比(17.3±13.5)μmol/L],均P<0.05,且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OSAHS患者血清Hcy与睡眠前后舒张压差(ΔDBP)呈正相关(r=0.290,P=0.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55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ΔDBP诊断价值为1 mmHg,判断高血压病患者合并OSAH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70.0%;将Hcy和ΔDBP作为联合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65.0%。结论血清Hcy和睡眠前后舒张压波动对高血压病患者合并OSAHS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尤其适合于无条件开展PSG监测的基层医疗机构。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高血压 缺氧 血压波动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