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工类企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我国化工类企业相对落后,这主要是因为化工类企业的环保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化工市场的不断饱和,化工企业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在保障所生产的化工产品质量前提下,还应当做好环保工作企业在不断提升经济利益的时候,还应当注重环保工作,促使企业长远发展。

  • 标签: 化工企业 安全环保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 三维电生理方法确定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分布,探讨房颤节段性射频消融隔离上腔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且接受上腔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下行上腔静脉隔离,激动标测定位功能性窦房结,三维标测(Carto)系统指导下起搏、标测并定位右侧膈神经,根据上腔静脉隔离术中电位的变化确定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节段性消融上腔静脉完成隔离,分析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三维分布情况。术后即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窦房结功能障碍、膈神经麻痹或上腔静脉狭窄),并在术后3、6、9、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每3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每6个月行胸部透视和上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36例房颤患者年龄(51.6±14.2)岁,男性86例(63.2%),阵发性房颤98例(72.1%),持续性房颤患者38例(27.9%)。17例(12.5%)患者功能性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内,78例(57.4%)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连接处,41例(30.1%)位于连接处以下水平;水平切面从头向足观,83例(61.0%)患者的功能性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前侧壁,34例(25.0%)位于后侧壁,15例(11.0%)位于前壁,其余4例(2.9%)位于后壁或前间隔;136例患者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总共为294条,其中94条(32.0%)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前间隔,76条(25.9%)位于后间隔,21条(7.1%)位于后游离壁,11条(3.7%)位于后侧壁,27条(9.2%)位于前侧壁,65条(22.1%)位于前壁;右侧膈神经位置比较固定,133例(97.8%)患者的膈神经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外侧壁,3例(2.2%)位于前壁。所有房颤患者术后均即刻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和实现上腔静脉隔离,术后即刻无明显上腔静脉狭窄、膈神经麻痹及窦房结损伤。随访(11.2±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三维电生理方法能够确定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节段性射频消融是完成上腔静脉隔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上腔静脉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