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在如今的青年诗人中,刘向东也许不算是最有名的,但在目前不太景气的诗坛,刘向东的诗以其独特的风姿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好评。刘向东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的诗牢牢扎根在生活的大地上,不仅题材来自生活,而且思想与情感亦直接来自生

  • 标签: 刘向 篇体光华 风清骨峻 美学特色 诗歌 母亲
  • 简介:《金师子章》是法藏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记录,是佛教华严宗的重要经典。它不仅是重要的佛教文献,而且是重要的哲学文献,同时也是重要的美学文献。《金师子章》为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建构提供理论营养,主要有三:第一,它的"缘起"理论是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的哲学基础之一。第二,它的"圆成"说不仅强调内容的真实,而且强调"圆满""圆融",这些均成为中华美学审美理想的重要内涵。第三,它的"十玄门"是中国审美欣赏"圆观"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佛教于审美意识的建构重在心——境的开发。境界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最高范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佛教最终成就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建构。

  • 标签: 华严宗 《金师子章》 中华审美意识
  • 简介:马家窑文化在中华民族史前文化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将主要滥觞于中国新石器中期仰韶文化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进一步予以肯定并且朝着夏商文化性格的方向发展。中华民族的一些基本的传统是在马家窑文化奠定基础的,而这一切均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集中体现在它的彩陶艺术之中,无论就其丰富性还是就其深刻性而言,马家窑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从史前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中介,而且是中华史前审美文化之渊薮。

  • 标签: 中华民族史前 彩陶艺术 马家窑文化
  • 简介:此文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作者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创办《美育》杂志的过程。《美育》的具体由来是1980年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上诸多专家对美育的呼吁,大背景则是“文化大革命”后广大青年对艺术、对美、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饥渴。美学界、教育界、艺术界的著名人物对刊物的创办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杂志社在1984年还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美育座谈会。刊物坚持“普及美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的办刊方针,既顺应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又保持自己的学术品位,受到普遍欢迎。由于作者本人志向的转向,1985年调离了《美育》杂志。

  • 标签: 《美育》杂志 美学 审美教育
  • 简介:王朝闻先生离开这个世界9年了,他留在我忆忆中的是一张永远童心灿烂的脸。1992年春,我还在浙江大学任教,一日听说王朝闻先生来了,非常兴奋,便去见他。想到见他不容易,便带了好几个学生一块去。今日,我还记得我跟学生说的话:知道王朝闻先生是什么人吗?

  • 标签: 王朝闻 童心 浙江大学 学生
  • 简介:河姆渡文化考古发现大量精美的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作品,说明当时就有了专业的艺术家。河姆渡文化标志性的艺术是现命名为“双鸟朝阳纹”的雕刻,此雕刻可以看作是凤凰崇拜的萌芽,但并没有太阳崇拜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为远古初民的生殖崇拜。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以家畜与水稻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可以看作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最早的审美开显。河姆渡的象牙匕形器、蝶形器以及较为精美的陶器具有礼器的意味。河姆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滥觞。

  • 标签: 河姆渡文化 原始艺术 审美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
  • 简介: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陈望衡《周易》提出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原则,其中不少思想就是在今天依然有着指导意义。一、处理天人关系的三大法则:识天、顺天、乐天天人关系是《周易》哲学的主题。《周易》关于吉凶祸福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规律。...

  • 标签: 《周易》 忧患人生 “中” 天人关系 六十四卦 主观能动
  • 简介:中国传统伦理观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伦理观既是我们创建新伦理观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 标签: 孔子 中国传统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