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早期(120 d内)病死,探究影响透析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提高MHD患者生存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成人MHD患者4 885例,分为预测模型组(3 603例)和验证模型组(1 282例)。对预测模型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0 d内死亡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4 885例MHD患者120 d内累积病死为20.97/100人年,365 d为12.25/100人年。预测模型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透析年龄>60岁(OR=1.792)、非慢性肾小球肾炎(OR=2.214)、合并心脑血管疾病(OR=2.695)、血白蛋白<35 g/L(OR=1.358)、血小板计数<120×109/L(OR=2.194)、血肌酐<600 μmol/L(OR=1.652)、尿素氮>30 mmol/L(OR=1.887)、血磷<1.13 mmol/L(OR=1.783)、脉压差>55 mmHg(1 mmHg=0.133 kPa)(OR=1.656)、低密度脂蛋白<1.5 mmol/L(OR=1.873)、血钙>2.5 mmol/L(OR=1.876)为MHD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62.5%。结论成人MHD患者透析后120 d内病死较高,根据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透析早期死亡风险。

  • 标签: 透析 死亡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镁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随访期间平均血清镁水平三分位数分为低血镁组(血清镁≤0.96 mmol/L)、中度血镁组(血清镁0.97~1.07 mmol/L)和高血镁组(血清镁≥1.08 mmol/L),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3组患者生存的差异。多元Cox回归方程法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3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194例(58.4%),中位年龄63(51,72)岁,中位随访时间36(20, 45)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血镁组患者总生存及心脑血管疾病生存低于中度血镁组和高血镁组(分别Log-rank χ2=36.286,P<0.001;Log-rank χ2=20.145,P<0.001)。在校正多项混杂干扰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低血清镁是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血镁组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高血镁组(分别HR=2.925,95%CI 1.352~6.330,P=0.006;HR=3.821,95% CI 1.394~10.473,P=0.009)。结论低血清镁是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血清镁水平可致MH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 标签: 肾透析 死亡率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新增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透析患者早期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浙江省血液透析登记数据库,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浙江省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早期死亡及其相关因素,早期死亡的定义为患者透析后90 d内死亡。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开始透析后第1个月死亡最高(46.40/100人年),3个月后死亡逐渐稳定,早期死亡为25.33/100人年,120 d内、360 d内总体死亡分别为21.40/100人年、11.37/100人年。年龄≥65岁患者早期高死亡现象尤为明显。老龄(≥65岁,HR=1.981,95%CI 1.319~2.977,P<0.001)、原发病为肿瘤(HR=3.308,95%CI 1.137~5.624,P=0.028)、合并肿瘤(不含原发病为肿瘤,HR=2.327,95%CI 1.200~4.513,P=0.012)、首次透析通路为临时导管(HR=3.632,95%CI 1.806~7.307,P<0.001)、低血白蛋白(<30 g/L,HR=2.181,95%CI 1.459~3.260,P<0.001)、低血红蛋白(每增加0.01 g/L,HR=0.861,95%CI 0.793~0.935,P=0.001)、高密度脂蛋白偏低(<0.7 mmol/L,HR=1.796,95%CI 1.068~3.019,P=0.027)和C反应蛋白偏高(≥40 mg/L,HR=1.889,95%CI 1.185~3.012,P=0.008)是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后早期死亡较高,3个月后死亡逐渐趋于稳定。老龄、低血白蛋白、低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偏低、C反应蛋白偏高、原发病为肿瘤、合并肿瘤以及首次血管通路为临时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肾透析 肾功能不全 死亡率 终末期肾病
  • 简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肾衰竭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存活时间。但仍有较多的HD并发症亟待解决,肝炎病毒感染便是其中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肝炎病毒。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 院内交叉感染 病毒感染率 透析患者 肝炎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