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学科学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就是要让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融合。学习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拓他们眼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当依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适合地教学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小学科学 科学思维 养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制订淋巴瘤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HCR)方法,从平台筛选出南通市肿瘤医院2002年至2017年恶性淋巴瘤住院患者资料,以来源于南通地区7个市、区、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描述,包括亚部位(亚型)、性别、年龄、入院年份、患者来源(户籍)等观察指标。结果恶性淋巴瘤住院患者数从2002年95例增加至2017年243例,住院患者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 36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共产生10 260例次住院记录,每例患者平均住院4.35次。恶性淋巴瘤占同期全部恶性肿瘤(74 448例)的3.17%。男性1 382例(58.53%),女性979例(41.47%),性别比为1.41∶1。根据恶性淋巴瘤国际疾病分类,霍奇金淋巴瘤(HL)119例(5.04%),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 108例(89.28%),多发性骨髓瘤(MM)134例(5.68%)。恶性淋巴瘤患者分布于各个年龄段,呈负偏态分布:首次入院的中位年龄为61.00岁;在45~49岁组显著上升,在65~69岁组达到高峰。按住院患者来源,来自启东市137例(5.80%),海安市153例(6.48%),海门市185例(7.84%),如东县391例(16.56%),南通市区437例(18.51%),如皋市508例(21.52%),通州区550例(23.30%)。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未见常规检测项目如Rh血型系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指标的异常情况。结论南通地区恶性淋巴瘤住院患者有增多趋势,男性患者占比高于女性。恶性淋巴瘤中NHL为主要亚型,其次为MM,HL占比最低。患者来源的地区分布可能与服务半径和范围有关。

  • 标签: 淋巴瘤 住院病人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原环境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且结果无异常的45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根据患者居住地区海拔高度,分为对照组(海拔>1 500~<2 500 m,120例)、高海拔组(海拔2 500~<3 500 m,170例)、超高海拔组(海拔3 500~<5 500 m,160例),分析进镜时间、退镜时间、结肠清洁率、盲肠达镜率、镜检过程中腹痛腹胀症状等指标与海拔的关系。结果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平均进镜时间为9.23 min、17.69 min和24.51 min,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8.20 min,超高海拔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15.11 min(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平均退镜时间为7.17 min、7.28 min和7.93 min,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高海拔组相比对照组延长了0.76 min(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的肠道清洁优良率分别为41.7%(50/120)、17.6%(30/170)和12.5%(20/16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比对照组肠道清洁程度下降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增加1.96倍,超高海拔组比对照组肠道清洁程度下降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增加8.76倍(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盲肠达镜率分别为91.7%(110/120)、85.9%(146/170)和81.2%(130/160),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8,95%CI:0.17~0.82,P=0.015)。随着患者居住地海拔升高,结肠镜检查中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逐渐加重,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结肠镜检查质量低,检查前选择性干预可提高高原地区结肠镜检查质量。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质量指标 高原地区 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