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5例患者,肿瘤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5例,均手术成功,面部神经功能Ⅰ级44例、Ⅱ级1例;随访1年,未见并发症,满意率为100.00%。结论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 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纳米粒海马移植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突触素(SYP)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胎脑来源NSCs,24只12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入NSCs联合NGF纳米粒移植组(NSCs+NGF-NP组)、NSCs移植组(NSCs组)和AD对照组(AD组),每组8只,另选8只同月龄雄性野生型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WT组)。NSCs+NGF-NP组和NSCs组分别行NSCs联合NGF纳米粒移植和NSCs移植,其余两组均行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移植部位为双侧海马区。移植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4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用免疫荧光组化法检测移植细胞的迁移与分化,Western blot检测SYP蛋白水平。结果体外悬浮培养的神经球表达EGFP阳性,免疫荧光显示NSCs特异性标志物Nestin阳性。移植4周后,可见EGFP示踪的NSCs在海马注射移植部位存活并向胼胝体,海马深部和齿状回迁移,可分化为双皮质素(DCX)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胶质细胞,并可见NSCs+NGF-NP组存活细胞数量较多,突起较长,穿越海马颗粒层。海马突触相关蛋白SYP检测显示,WT组、NSCs组和NSCs+NGF-NP组海马SYP蛋白水平较AD组明显增高(P<0.05),NSCs+NGF-NP组SYP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SCs组(P<0.05),且与W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检测显示,与AD组比较,WT组、NSCs组和NSCs+NGF-NP组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增加(P<0.05),NSCs+NGF-NP组穿越平台的次数大于NSCs组(P<0.05),且与W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s联合NGF纳米粒海马移植治疗可能促进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及成熟,增加海马突触,从而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干细胞 移植 突触素
  • 简介:摘要了解神经外科护士不能及时巡视病房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护士 巡视病房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应用喉镜明视下胃管置入的可行性,解决气管切开或食道异常病人胃管置入困难的问题。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气管切开及神志不清、昏迷舌后坠,喉头水肿、颈部强直,不能活动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硅胶胃管置入,观察组在可视喉镜的直视下配合导丝引导插入,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入胃管的成功率、操作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反应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插入胃管的成功率、操作所使用的时间、患者反应情况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可视喉镜直视下配合导丝插入难置性胃管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提高脑卒中昏迷、神志不清及气管切开等神经内科难置性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的成功率。

  • 标签: 可视喉镜 气管切开 食道异常 神志不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联合应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钩椎关节部分切除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随机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限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按照盲抽法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为观察组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钩椎关节部分切除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疼痛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Cobb角相比,数值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数值水平明显更低(P

  • 标签: 钩椎关节部分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第七讲执业保障公证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的提升,都必然离不开强大而有序的公证后勤保障。对公证后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也是公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系统的“执业保障”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录入、查询、统计,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后勤工作的科学统筹安排,为公证业务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执业保障。

  • 标签: 公证管理 管理系统 行政管理 讲解 行业 执业保障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分布广阔,而且结构复杂,电力系统自动化则更是一门内容非常丰富的综合性技术,电力自动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社会对电能供应的要求日益提高,自然而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要逐渐升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 标签: 电力系统 自动化 应用 发展
  • 简介: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含义和功能,对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和未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电力调度 自动化系统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 注汽锅炉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锅炉程序控制系统和运行参数控制系统。本文主要是针对锅炉蒸汽参数的控制技术改造方案。我们对各种锅炉的控制过程和控制技术方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热采锅炉参数控制技术方案。此方案采用注汽锅炉专用多功能水量(压力)控制仪和专用多功能火量(干度)控制仪,与当今先进的工控产品变频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起,完成了锅炉两个重要参数的全自动优化控制。

  • 标签: 油田 稠油开发 注汽锅炉 参数控制系统
  • 简介:摘要:智慧车辆管理系统是一项针对车辆管理有别于传统的监控方式,而是结合了GPS定位以及智慧工地对施工现场的车辆调度进行管理的系统。应用于施工现场拌合站车辆与现场车辆的综合统筹与合理规划及调配,使管理者能够更全面、更清晰的对现场施工车辆进行管理。

  • 标签: 车辆调配 智慧系统管理 施工生产
  • 简介:摘要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力通信网的顺利运行。因此,概述了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研究了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维护工作的要点,分析了电力通信电源系统故障检修和处理的要点,探讨了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维护和检修的策略。

  • 标签: 电力通信 电源系统 维护 检修
  • 简介:摘要电能是我国各个领域发展的基础能源,对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对电能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电力工程的建设,是满足电能供给的先决条件,所以,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电力系统设计,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工程能够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 标签: 电力工程 电力系统 规划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血管呼吸系统患者护理当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对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2013年在我院ICU科心血管呼吸系统的住院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还有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是在总结心血管呼吸方面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之后,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而对照组的20例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并没有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2组患者在护患纠纷投诉率、治疗与操作熟练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以及综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护患纠纷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都明显要低很多(P<0.05);而观察组的中和满意度、护士的治疗与操作熟练程度还有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方面,相对于对照组都要高出很多(P<0.05)。结论在心血管呼吸内科当中,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风险因素心血管呼吸疾病因素、人为因素、风险事件易感人群、管理因素以及药品因素等,我院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且全面落实之后,心血管呼吸方面出现风险事件的几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护士的治疗还有操作熟练程度、患者综合满意度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呼吸系统 护理
  • 简介: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情形下,国家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使新能源改革意识越发明显,建设完善可持续发展能源管理体系,大部分国家都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作为解决资源供应难题,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能源结构和体系也发生许多变化,对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化石清洁能源逐渐转变成电能,充分体现出电力系统的重要性。由于新能源发电过于随机,具有不可控等特点,只能借助供给侧调整功能推动电力系统实现安全、稳定,这就加强运用需求侧响应技术,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有效规范电力用户用电行为,展现与供应侧资源相符的真实效果。

  • 标签: 新能源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问题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9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84)和对照组(n=91)。试验组患者接受持续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干预,共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K)、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再入院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患者知识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问卷-患者对家属知识感知评分高于对照组,SLEDAI-2K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护理模式可更有效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生活质量 持续护理模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为研究对象,以盲抽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2)与研究组(n=22)。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接受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病患相比,研究组病患术后住院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的数值水平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