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某火力发电厂水源地各泵站地理位置分布离散、管理不便等问题,根据企业生产需求,通过采用基于物联网5G的自动化网络式管理系统,将采集到的沿河各泵站运行参数传输到集控中心,实现了集控人员对泵站日常的远程监控需求,并可远程进行各泵站的启停控制,安全快速地响应厂区补水量调整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水源地控制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常见病史和临床经验设计快速筛查问卷,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结合专家意见设计问卷,前瞻性对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眩晕门诊以头晕和眩晕为主诉的首诊患者进行筛查。以变位试验作为金标准,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评价其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值。第1步预实验,筛查181例患者,调整问卷条目;第2步确定问卷条目和最佳截断值,筛查168例患者;第3步以最佳截断值对139例患者进行筛查,评价问卷质量。结果最终确定7个条目。该问卷克朗巴赫系数为0.675,内容效度为0.85,结构效度KMO值为0.648,特征根>1的因子有4个,累积贡献率为76.3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938,其最佳截断值为4.5分,此时其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85.44%。结论该BPPV快速筛查问卷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在临床上对BPPV患者进行筛查。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问卷 筛查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查方法及设备层出不穷,临床诊疗越来越依赖辅助检查,细致详尽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病史询问及经典的视、触、叩、听则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临床诊疗中,合理与适宜的检查是必需的,但“好的病史是临床检查的基础”,选择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并解读其报告,应建立在详尽准确的病史基础之上。仅通过全面而有技巧的问诊,可以区分90%以上的症状是眩晕或是非旋转性头晕,可以基本明确70%~80%头晕/眩晕患者的病因,但头晕/眩晕病史采集并非易事,其涵盖疾病和内容非常广泛,需花费很长时间。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所侧重,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更高效地采集到更准确的信息?本文从头晕/眩晕诊疗思路入手,介绍面对不同患者的问诊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西省基层医院(县医院及乡镇医院)的内科/呼吸科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基本认知和管理现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2018年8月20—30日,采用基于方便样本的横断面调查,通过山西省基层医生联盟网络发放问卷,对山西省基层医院的内科/呼吸科医生进行慢阻肺认知水平调查,包括疾病特征、流行病学、诊治和管理等内容。统计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并比较乡镇医院与县医院医生、内科医生与呼吸科医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结果收到问卷1 162份,有效问卷共1 100份,882份来自县医院,218份来自乡镇医院。1 100名医生中,768人(69.8%)认为吸烟和接触生物燃料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639人(58.1%)认为慢阻肺患者需要戒烟。334人(30.4%)表示其慢阻肺知识来源于指南。764人(69.5%)知晓"肺功能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但对肺功能具体指标回答正确者仅407人(37.0%),对重度慢阻肺诊断标准回答正确者仅98人(8.9%)。乡镇医院与县医院医生相比,慢阻肺知识来源于指南者更少[23.9%(52/218)比32.0%(282/882),χ2=5.450,P<0.05],更多医生表示在慢阻肺诊治中存在困难,所在医院肺量计配备不足[59.6%(130/218)比45.2%(399/882),χ2=14.509,P<0.01],慢阻肺药物配备不足[42.7%(93/218)比34.2%(302/882),χ2=5.385,P<0.05]。内科医生与呼吸专科医生相比,对慢阻肺患者开展肺功能检查的比例更低(χ2=12.638,P<0.01),对疾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回答正确率更低[6.6%(46/692)比12.7%(52/408),χ2=11.760,P<0.01]。结论目前山西省基层医生对慢阻肺认知不足,有待加强教育及推广指南学习;基层医院肺量计及慢阻肺药物不足,影响慢阻肺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待改善。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问卷调查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