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早期预测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提供临床工具。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收集2021年2—5月于河北省唐山、沧州、承德21所三级、二级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创伤患者(训练集556人),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并收集通过文献研究获取的33个影响因素(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依据认知障碍与否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运用二分类逻辑回归方程构建认知障碍预测模型,列线图可视化呈现模型。第三部分,收集2021年8—10月前述21所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创伤患者(验证集260人)作为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前瞻性验证人群,病例组对照组分类同前,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绘制代表模型区分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校准曲线图和模型临床适用度评价模型效能等进行模型内外部验证。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为基底节损伤、损伤程度为重度、受伤后失忆经历、受伤后经常头痛、受伤后上肢功能障碍、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显示症状因素中受伤后失忆经历、受伤后经常头痛、上肢功能障碍、损伤程度是本模型中影响创伤性脑损伤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的贡献较大的因素。预测模型区分度使用ROC曲线下面积的值(area under curve,AUC)显示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分别为R语言分析的0.868和0.885,SPSS分析的0.868和0.901;模型校准度校准后曲线几乎与参考线相重合,Hosmer-Lemeshow检验P>0.05;模型临床适用度绘制的两条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高于两条极端曲线,预测TBI认知障碍患者能从预测模型中获益,在Pt为0.1~0.8范围内,在Pt达到约0.1时直至近似1.0复合评价模型均存在净受益率。结论受伤后失忆经历、受伤后经常头痛、上肢功能障碍、损伤程度等危险因素是创伤性脑损伤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贡献较大的预测因子,其预测模型的预测作用良好、预测准确性较高、临床适用度较好,可应用于临床诊断。

  • 标签: 脑创伤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脏不适症状、疾病进展恐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内在关系,以明确AMI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干预方向。方法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选取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出院1个月~1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不适症状量表、疾病进展恐惧量表(fear of progress questionnaire,FoP-Q-SF)、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elf-rating scale,PTSD-SS)评估患者心脏不适症状、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采用SPSS 24.0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心脏不适症状、疾病进展恐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并通过AMOS 24.0软件分析疾病进展恐惧的中介效应。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1年内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为(32.78±12.38)分,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2.3%。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心脏不适症状、疾病进展恐惧均呈正相关(r=0.530,0.723,均P<0.01),心脏不适症状与疾病进展恐惧呈正相关(r=0.518,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疾病进展恐惧在心脏不适症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不适症状通过疾病进展恐惧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不适症状 疾病进展恐惧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低音频-运动刺激模式对农村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干预效果。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80名,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给予手指保健操训练,试验组在手指保健操训练基础上,给予高低音频-运动刺激模式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数字划销任务(number cancellation test,NCT)、基于Stroop效应设计的E-prime范式对持续性注意力和选择性注意力进行测评,使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ivermead behavioral memory test,version 2,RBMT-Ⅱ)进行记忆力测评。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持续注意力指数(0.86±0.48)显著高于对照组(0.63±0.47,t=4.336,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一致反应时[(2 263.38±437.87)ms]和逆向反应时[(2 335.75±599.86)ms]显著低于对照组[(2 703.95±506.34)ms,(2 667.43±585.38)ms](t=-4.068,-2.447,P<0.05),一致正确率[(0.84±0.14)]和逆向正确率[(0.87±0.10)]显著高于对照组[(0.71±0.19),(0.73±0.15)](t=3.571,4.931,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RBMT-Ⅱ各维度及总标准分[19.00(18.00,20.00)分]均高于对照组[11.00(10.00,12.00)分](Z=7.299,P<0.05)。结论高低音频-运动刺激模式对农村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注意力和记忆力有改善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注意力 记忆力 音乐运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感觉训练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合并认知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空白组患者给与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常规化疗药物治疗、PICC导管维护、患肢功能康复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空白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视、听、触、嗅的多感觉综合训练;对照组在空白组空白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给与视听训练,训练内容和疗程与实验组完全一致。于干预前和干预4个周期后(干预后)采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评定3组患者的记忆功能。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BMT-Ⅱ总分显著高于空白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RBMT-Ⅱ总分为(22.45±1.60)分,显著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19.05±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日期的干预前、后差值外,其余各项RMBT-Ⅱ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各项RMBT-Ⅱ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回忆预约、图片再认、脸部再认、故事即刻回忆、故事延迟回忆、定向、路线即刻回忆、路线延迟回忆和RMBT-Ⅱ总分的干预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觉训练可显著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记忆功能。

  • 标签: 多感觉训练 乳腺癌 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