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我院急诊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8例急诊胸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急诊抢救护理中是否开展优化急诊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急诊护理)与实验组(29例: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开始心电图检测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首次给药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抢救成功率(100.00%)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 急诊胸痛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患者6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0~2021.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腹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分诊及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候诊时间及就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采用分诊及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腹症 分诊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 急诊护理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实施优化急诊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行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急救相关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完成检查时间为(25.48±3.84)min、溶栓开始时间(40.62±5.45)min、急诊滞留时间为(42.25±15.28)min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5.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实施优化急诊流程护理能缩短急救时间,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流程 优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采用电脑表格方式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规范化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规范化急诊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择取 2017.12 至 2018.06 时段内本科室诊疗的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共 52 例,以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 26 例)、延续组( 26 例)。对照组为传统健康教育,延续组为个体化延续护理健康教育,比较患者血压水平、健康知识总评分。 结果: 延续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对照组健康知识总评分较差于延续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于急诊高血压病患者中,个体化延续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模式,既可控制血压水平,还可提高健康知识总评分,可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急诊高血压 健康教育 血压水平 健康知识总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