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学龄前患儿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认知能力较差,处于认知发展水平的前运思期,他们面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与父母分离等情况极易产生焦虑,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文章对近年来学龄前患儿术前实施兴趣诱导的理论基础、干预方法等内容进行梳理,为指导医护人员降低患儿术前恐惧,减轻术前焦虑,保障围手术期安全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方案,以期为患儿提供人文化的舒适医疗服务。

  • 标签: 学龄前期 儿童 兴趣诱导 术前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进行院内转运的患者140例,按进入手术室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10月1日—2020年11月15日入手术室)和试验组(2020年11月16日—2020年12月31日入手术室),每组7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转运方式进行转运,试验组基于校正MEWS构建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及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转运到病房和ICU的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转运期间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技术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校正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可降低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术后转运 院内转运 转运分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护理及麻醉质量控制指标的正式发布和麻醉护理专科化发展,麻醉科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护理学者的关注。文章从麻醉科护理岗位设置及职责范围、国内外麻醉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研究现状、麻醉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内容分析三方面进行综述,其中指标内容分析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估框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旨在为今后构建统一、规范的麻醉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提供参考。

  • 标签: 麻醉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围麻醉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监测与评价围麻醉期护理质量提供标准、量化的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估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方法拟定指标初稿,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终稿,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03和0.910,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39和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66项三级指标的围麻醉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论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围麻醉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麻醉科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麻醉护理 循证护理 敏感指标 质量控制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与疼痛相关的科室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疼痛知识培训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疼痛知识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某三甲医院相关科室护士进行疼痛知识问卷调查。经文献回顾、结合护士日常工作中需掌握的疼痛基本知识自行设计,经本院疼痛护理委员会专家评议,进行预调查,修改问卷最终确定问卷题目,调查符合纳入标准的300名护士。结果问卷的回收率为83%,有效率为99%。246名内外科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较低;经多组秩和检验,认为护士不同科室、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能级的疼痛分数存在差异,且外科系统的得分高于内科。结论科室有目的地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论与技能培训,提高科室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参与住院患者疼痛管理的能力,确保为住院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舒适性医疗与护理。

  • 标签: 疼痛知识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护理实践教学应用效果。方法以气管插管护理操作教学为例,研究对象为进入临床实践的学生,分别在两学年实习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各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操作教学方法,实验组将课题组自制的微课,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列出思考题目引导学生自学,再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比较两组学生在临床气管插管操作时的首次成功率、操作使用时间、考核评分、掌握该项操作最少次数。结果实验组学生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完成时间及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掌握该项操作最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将微课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利用翻转课堂学生可快速掌握操作要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网络平台 微课 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