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积极心理治疗范式是由德国心理治疗医师、诺斯拉物·佩塞施基安(NossratPesechkian)博士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范式,在理念上与后现代主义精神相吻合,在治疗效果上也显示出了这一理论、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从积极的角度探讨冲突与苦恼,以文化的历史的观点评估心理问题,重视心理的社会因素。本文就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内容、特征等作了概括介绍与分析。

  • 标签: 心理治疗 吻合 医师 治疗效果 社会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应用降压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共46例,均在2023年2月~2023年12月在我处进行高血压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23例参照组患者单独应用降压药物,23例实验组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应用降压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降压药物 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学生心理健康有效的融入于德育教育中,成为了当下社会热议的话题。小学阶段作为人生启蒙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对于德育教育及心理教育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心理健康 德育教育 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做好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根据神经内科的患者220例进行分析总结给予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以及疾病情况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减少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抑郁焦虑心理,加快患者治愈时间。结果此组患者通过多方面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而且加快患者的治愈时间,而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为患者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使神经内科的患者具有战胜病魔的信心。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次根管治疗术及多次根管治疗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予以多次根管治疗治疗,观察组27例实施一次根管治疗治疗。将两组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一次根管治疗术、多次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的疼痛发生率更低,治疗时间更短。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根管治疗术 多次根管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治疗与晚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17例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参照组17例患者采用晚期的康复治疗,分别依据FIM(功能独立性评定)与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IM与Barthe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功能的独立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晚期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